[实用新型]一种聚丙烯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2154.9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6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来来;葛敬银;余冲冲;叶智;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丰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27/40;B32B27/1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及光学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子及光学领域元器件使用的聚丙烯保护膜。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及光学元器件加工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保护膜通常是亚克力(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压敏胶涂布的保护膜,粘性适应性和自排气性差,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控制的难度大。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单体的选择性广,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是综合性能优良的胶黏剂,但是由于短碳链单体的极性强,表面润湿性能不好,涂布量对粘性的影响大,加工过程控制难度大。而长碳链单体的反应活性低,共聚性不好,单体残留量大且挥发性低,会造成制成品中残留物对被保护面的污染。至于有机硅改性的亚克力压敏胶,虽然排气性有很大的改善,但对被保护表面的污染始终是一个难于克服问题。
上述缺陷,值得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丙烯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聚丙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丙烯基材层和涂布于所述聚丙烯基材层下方的压敏胶层,所述聚丙烯基材层包括外侧的表面层和内侧的内表面层。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层为经过共挤流延处理的耐温表面层,所述内表面层为经过电晕处理过的聚烯烃弹性体内表面层。
进一步的,所述压敏胶层为聚氨酯压敏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聚丙烯基材层的厚度为30-100微米。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聚丙烯基材层中,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为21-95微米,所述内表面层的厚度为5-20微米。
更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为35微米。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表面层的厚度为5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5-20微米。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微米。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具有更优良的自排气性能,且压敏胶层的厚度使得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时对粘性的影响小,提高了保护膜的粘性适用性,降低了生产和使用过程的控制难度;聚丙烯基材使得保护膜整体的耐温性能更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减少残留物对被保护面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表面层;2、内表面层;3、压敏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聚丙烯保护膜,包括聚丙烯基材层和涂布于聚丙烯基材层下方的压敏胶层3,聚丙烯基材层包括外侧的表面层1和内侧的内表面层2。
表面层1采用多层共挤的流延机,通过流延工艺,其为耐温表面层,内表面层2为经过电晕处理过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内表面层。压敏胶层3为聚氨酯压敏胶层。
聚丙烯基材层的厚度为30-100微米,其中,表面层1的厚度为21-95微米,内表面层2的厚度为5-20微米。优选的,表面层1的厚度为35微米,内表面层2的厚度为5微米。
压敏胶层3的厚度为5-20微米。优选的,压敏胶层3的厚度为10微米。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丰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丰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21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散热结构的印模板
- 下一篇:一种双向拉伸的BOPP复合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