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压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1764.7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0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18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压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延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压延机。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俗称塑料(plastics)或树脂(resin),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
塑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已有五十多年历史,作为生活和工业必不可少的材料,塑料材质轻、强度高;耐磨、减磨及绝缘;化学稳定性好、强度高;透光减震等特性。塑料生产线的工序是:投料—捏合—密炼—开炼—过滤—压延—压花—冷却—收卷,其中压延是指将加热塑化的热塑性塑料通过一系列的压辊,使其连续成型为薄膜或片材的一种成型方法。现有的压延工艺中,通过调整辊筒之间的距离压制出所需厚度的塑料后,由于此时辊筒之间的辊距是相同的,经由主辊筒之间的对辊压延使得塑料的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得以提高且不会再改变塑料的厚度,然后由出料辊筒出料。采用这种方法,由进料辊筒和主辊筒一次压制成型,出料快,但是当所需塑料的厚度很小的时候,则需要对压延机提供很大的动力,对动力系统的要求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一次压制成型时对动力系统的极大要求,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经过多次压制逐步成型的塑料压延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是:塑料压延机,包括机架,辊筒、辊筒轴承、轴承座、辊距调整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有若干辊筒轴承,所述辊筒的两端连接在所述辊筒轴承上,所述辊筒分为主辊筒、进料辊筒和出料辊筒,所述进料辊筒设在所述机架上端,所述出料辊筒固设在所述机架下端,所述辊筒的一端均设有一个辊距调整装置,所述辊距调整装置包括手轮,所述手轮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连接有设有相适应的蜗轮,所述蜗轮上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辊筒上。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压延机的辊筒从上往下依次分为进料辊筒、主辊筒和出料辊筒,出料辊筒固定设在机架上,进料辊筒和主辊筒可以通过辊距调整装置上下移动;转动手轮,手轮带动蜗杆使的蜗轮转动,再通过蜗轮上的丝杆带动轴承移动,进而带动辊筒移动,使得辊距变化;通过辊距调整装置对辊距进行调节,使得辊距逐层减少,最后一层辊距为所需塑料的厚度。压延时,物料由进料辊筒处开始压延,经由相邻的两个辊筒的对辊进行传输至出料辊筒出料。在压延的过程中,物料在辊筒之间经过不同的辊距逐渐压制成型至所需的厚度,相较一次压制成型,通过减少辊距逐层压制成型减少了对动力系统的要求。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连接在所述辊筒上,通过加热装置对辊筒进行加热,在辊压的时候对物料进行加热,通过对物料的加热使得压制更容易进行。
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所述辊筒为钻孔式辊筒,传热面积大,辊筒表面与孔道传热的距离近,传热效果更好。
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再有优选,还包括一根冷却辊筒,所述冷却辊筒设在出料辊筒的下端,当物料经过辊压后达到出料辊筒的时候,由于物料经过加热使得物料容易被拉伸变形,设置冷却辊筒对物料进行及时的冷却,避免压制成型的物料变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塑料压延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塑料压延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塑料压延机实施例中辊距调整装置400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塑料压延机实施例中钻孔式辊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机架100、进料辊筒201、主辊筒203、出料辊筒205、冷却辊筒207、辊距211、加热装置300、辊距调整装置400、手轮401、蜗杆403、蜗轮405、丝杆40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1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射台组件
- 下一篇:一种相对位置可调的辊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