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械自动化不锈钢钢管制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1367.X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0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超超 |
主分类号: | B22D19/00 | 分类号: | B22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械 自动化 不锈钢 钢管 制造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制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机械自动化不锈钢钢管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大部分工业生产都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来提高人们在生产制造的生产合格率,然而现有的技术中,在制造不锈钢钢管的设备中,还是通过人工制造,造成了生产效率比较低下,也会降低人工的生产合格率,为了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因此提供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机械自动化不锈钢钢管制造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械自动化不锈钢钢管制造设备,包括熔炉支撑架以及所述熔炉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熔炉,所述熔炉的内部分为熔钢区和过滤区,所述过滤区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一端穿出熔炉,所述熔炉的底端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熔炉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钢骨支架,所述钢骨支架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电机,所述钢骨支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与输送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个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的顶端设置有钢管浇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熔炉的表面上设置有透明窗口,所述熔炉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装置支撑架,所述冷却装置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浇柱冷却装置,所述钢骨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控制面板,所述操作控制面板分别与红外线感应器、输送电机和升降电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电机设置有8个,且均匀分布在输送带上,所述熔炉的底端设置有卡和件。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线感应器和输送带,红外线感应器能够自动的感应到钢管浇柱,使钢管浇柱能够准确的对准熔炉的底端,能够对钢管浇柱进行浇筑,能够实现机械自动化化运转,整个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放了工人生产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自动化不锈钢钢管制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熔炉支撑架;2、熔炉;201、熔钢区;202、过滤区;3、过滤板;4、红外线感应器;5、钢骨支架;6、输送电机;7、第一带轮;8、第二带轮;9、从动轮;10、皮带;11、输送带;12、升降电机;13、升降杆;14、卡座;15、钢管浇柱;16、透明窗口;17、冷却装置支撑架;18、浇柱冷却装置;19、操作控制面板;20、卡和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械自动化不锈钢钢管制造设备,包括熔炉支撑架1以及熔炉支撑架1的顶端设置有熔炉2,熔炉2的内部分为熔钢区201和过滤区202,过滤区202内设置有过滤板3,过滤板3的一端穿出熔炉2,过滤到的固态杂质,可排除熔炉2外,熔炉2的底端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4,熔炉支撑架1的底部设置有钢骨支架5,钢骨支架5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电机6,钢骨支架5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带轮7和第二带轮8,第一带轮7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轮9,从动轮9通过皮带10与输送电机6连接,第一带轮7和第二带轮8之间设置有输送带11,输送带11上设置有若干个升降电机12,升降电机12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杆13,升降杆13的顶端设置有卡座14,卡座14的顶端设置有钢管浇柱15。
熔炉2的表面上设置有透明窗口16,熔炉2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装置支撑架17,冷却装置支撑架17的顶端设置有浇柱冷却装置18,钢骨支架5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控制面板19,操作控制面板19分别于红外线感应器4、输送电机6和升降电机12电性连接,通过透明窗口16观看熔钢区201铁块融化情况,当铁水浇筑到钢管浇柱15内,通过浇柱冷却装置18进行降温,操作控制面板19能够进行对红外线感应器4、输送电机6和升降电机12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升降电机12设置有8个,且均匀分布在输送带11上,熔炉2的底端设置有卡和件20,能够精准的对应熔炉2,防止铁水渗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超超,未经陈超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13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