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行造口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1366.5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3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董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A61F5/449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程欣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行 口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行造口袋。
背景技术
针对造口患者,临床使用较多的是一件式或者两件式造口袋,它使用可以让造口患者在床上或者行动时能够不让排泄物污染衣服,有效收集粪便,方便观察排泄物颜色,形状,量。使患者能够与其他人一样出行方便。一件式,两件式造口袋的底盘都黏贴比较牢固,同时出现的皮肤并发症较多,易出现红疹,破溃等造成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的不适;这种造口袋都得对排泄袋进行清理,一件式造口袋平时需要用清水对袋体进行清洗,比较不方便,两件式造口相对较贵且卡巢处易脏不易洗。对现在患者的需求来讲,需要一种黏贴不用太长久,胶的黏贴力不用太强以至于导致皮肤的撕拉多次受损,出行使用方便,随时用随时丢,更换便捷,价格便宜的造口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使用便捷,随时用随时丢,不用清洗的造口袋,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随行造口袋,包括固定腰带(1)和嵌在固定腰带(1)上的造口袋(2),所述造口袋(2)包括造口底盘(21)和袋体(22),所述造口袋(2)通过造口底盘(21)与固定腰带(1)连接;所述固定腰带(1)的两端均为松紧结构且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粘贴结构;所述造口底盘(21)包括皮肤接触层(211)和防水透气层(212),皮肤接触层(211)与皮肤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粘粘条(213);所述袋体(22)靠近人体一侧的袋体内表面设置有内层吸水层(221)。
所述造口底盘(21)开口的直径为8cm。
所述造口底盘(21)中皮肤接触层(211)的材料为绵柔材料,防水透气层(212)的材料为PE透气膜。
所述袋体(22)中内层吸水层(221)的材料为吸水棉。
所述袋体(22)的材料为透明薄膜。
所述固定腰带(1)的两端设置有绵柔魔术重复贴。
本实用新型的造口袋包括固定腰带和造口袋,其中固定腰带使用宝宝腰贴式纸尿裤材质及松紧原理,腰带两端设计带绿色的棉柔魔术重复贴,松紧更符合个人需要,撕取方便。同时腰带上一处设置为直径8cm的造口底盘,底盘材质可粘性贴于皮肤,袋体分为一面为纸尿裤吸水材质的吸水棉,有效吸收排泄物的水分,另一面为透明薄膜,有效观察排泄物的颜色及性状,超过袋体一半即可丢弃。
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随时用随时丢,使用方便,不用清洗,有效吸水,价格便宜,不易过敏,经济实用,制作简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造口底盘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造口袋的截面图;
其中:固定腰带1,造口袋2,造口底盘21,袋体22,皮肤接触层211,防水透气层212,粘粘条2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随行造口袋,包括固定腰带(1)和嵌在固定腰带(1)上的造口袋(2),所述造口袋(2)包括造口底盘(21)和袋体(22),所述造口袋(2)通过造口底盘(21)与固定腰带(1)连接;所述固定腰带(1)的两端均为松紧结构且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粘贴结构;所述造口底盘(21)包括皮肤接触层(211)和防水透气层(212),皮肤接触层(211)与皮肤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粘粘条(213);所述袋体(22)靠近人体一侧的袋体内表面设置有内层吸水层(221)。
所述造口底盘(21)开口的直径为8cm。
所述造口底盘(21)中皮肤接触层(211)的材料为绵柔材料,防水透气层(212)的材料为PE透气膜。
所述袋体(22)中内层吸水层(221)的材料为吸水棉。
所述袋体(22)的材料为透明薄膜。
所述固定腰带(1)的两端设置有绵柔魔术重复贴。
本实用新型中腰带为棉柔材质,适合各种人群,不易引起过敏,松紧设计为70cm,80cm,90cm腰围的人群使用,其两端为棉柔材质绿色魔术贴,绿色标示更易于标记和剥离,直径为8cm黏贴底盘,有效固定,联合腰带能更好的防止排泄物的增多导致的脱落,袋体靠近皮肤的一面内表面设置有内层吸水层(221),有效吸收排泄物水分,另一面为透明色,方便观察排泄物的颜色,性状,量,排泄物为袋体一半时可撕开魔术贴,丢弃即可。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13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焊接面罩用头箍
- 下一篇:脚跟跟骨护理充气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