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拔棉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1334.5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2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伟;陈明江;陈永生;王鹏军;韩柏和;平英华;曲浩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拔棉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棉秆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棉花生产大国,棉秆资源非常丰富,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能源,伴随我国经济水平和工业技术的提高,其作为一种生物质原料被用于多种行业,棉秆的可利用价值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棉秆的收获率,实现棉秆的资源化和商品化,对促进国家能源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为提高棉秆的收获率,国内研制了基于多种拔秆原理的棉秆收获装备,但是这些拔棉秆装备存在棉秆拔净率低,作业效率低及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目前在华北棉区使用比较广泛的棉秆拔秆机型主要是水平双圆盘式拔棉秆机,该机采用拉拔的原理拔取棉秆,其主要工作部件是一个开设了一周的V型切口单片圆盘上,工作时棉秆被夹入V型切口中,随着圆盘的转动对棉秆产生拉拔力。据申请人了解,其仅靠V型齿的两侧边夹持棉秆容易导致棉秆漏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对棉秆的拉拔力高和拉拔效果好且棉秆不会遗留在拔秆齿上阻碍下次以对棉秆拉拔的拔棉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拔棉秆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动力轴和固定在动力轴输出端上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固定有相邻所述底盘的固定盘;所述底盘的一侧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组拔秆齿、夹秆齿、清秆齿和制有上台阶、下台阶的卡位块,所述拔秆齿、夹秆齿和清秆齿通过拔秆轴同轴铰接在所述底盘的边缘处,所述卡位块通过短轴铰接在所述底盘上且在卡位块与短轴之间设有回位扭簧,所述卡位块设于所述动力轴和拔秆齿之间,
所述拔秆齿的一端伸出底盘并开设有棉秆切口,所述拔秆齿的另一端向动力轴延伸并制有与所述卡位块下台阶侧面抵靠的凸起;
所述夹秆齿伸出底盘的一端制为加力杆,所述夹秆齿向卡位块延伸的另一端制为卡位杆,所述加力杆的回转半径大于所述棉秆切口处拔秆齿的回转半径,所述夹秆齿由夹秆拉簧牵拉使加力杆向所述棉秆切口处接近且卡位杆抵靠在所述卡位块的上台阶的侧面;
所述清秆齿伸出底盘的一端制为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回转半径大于所述棉秆切口处拔秆齿的回转半径,所述清秆齿由清秆拉簧牵拉使其一端的弧形杆向所述棉秆切口处背离;
所述固定盘上安装位于所述底盘转动的前进方向上左侧45°~60°之间的齿条,所述清秆齿上固定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当动力轴驱动底盘转动时,棉秆进入所述棉秆切口并推动所述拔秆齿正向旋转,以使得拔秆齿上的凸起推动卡位块反向旋转,并使所述夹秆齿的卡位杆与卡位块的上台阶错开,所述夹秆齿由夹秆拉簧牵拉绕拔秆轴转动以使得加力杆向所述棉秆切口处移动并抵靠在棉秆上;
当齿轮与齿条啮合时,清秆齿反向旋转,以使得清秆齿一端的弧形杆向所述棉秆切口处移动并将棉秆从拔秆齿中推送出来;
当齿轮与齿条分开时,所述清秆齿由清秆拉簧牵拉回复原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此带来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盘的一侧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组拔秆齿、夹秆齿、清秆齿和制有上台阶、下台阶的卡位块,在固定盘上安装位于底盘转动的前进方向上左侧45°~60°之间的齿条,清秆齿上固定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这样,通过加力杆对棉秆增加了额外的作用力,加大了对棉秆的拉拔力,提高了拉拔棉秆的作用效果,提高了拔净率;通过齿轮齿条驱动清秆齿对棉秆从棉秆切口的底部至开口方向的强制清理,使棉秆不会遗留在拔秆齿阻碍下次以对棉秆的夹持。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拔秆齿、清秆齿和夹秆齿在拔秆轴上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所述夹秆齿在与清秆齿相邻的表面上制有弧形导槽,所述弧形导槽的圆心与拔秆轴同轴,所述清秆齿在与夹秆齿相邻的表面上对应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嵌入所述弧形导槽中,当齿轮与齿条啮合时,清秆齿反向旋转,并且通过所述清秆齿上的限位块推动夹秆齿旋转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固定盘位于所述动力轴的输出端且与底盘同轴设置,其通过中空的连接壳与机架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一是:所述齿轮与拔秆轴同轴。
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二是:所述卡位块的上台阶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回位扭簧的一端设于卡槽中并抵在卡槽侧边上,所述回位扭簧另一端与短轴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三是:所述固定盘上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周边设有多个窗口,所述拔秆齿、夹秆齿、清秆齿从窗口伸出。
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四是:所述棉秆切口为V型,所述棉秆切口方向与底盘的切线方向形成锐角。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13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上果实采摘装置
- 下一篇:手持田间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