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顶蓬用高吸音聚氨酯复合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90892.X | 申请日: | 2015-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2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尹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皓邦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15/04;B32B9/00;B32B15/14;B32B17/06;B32B17/10;B32B5/18;B32B27/40;B32B27/06;B32B27/12;B32B9/02;B32B5/02;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 地址: | 402283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顶蓬用高 吸音 聚氨酯 复合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顶蓬用高吸音聚氨酯复合板。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的舒适度和美观性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新车时考虑的第二大因素。对汽车的需求也上升为舒适的移动空间,所以汽车的舒适性能就成为衡量汽车品质的重要标准,其中吸音降噪就是一个重要标准。聚氨酯顶棚开始应用吸音性更好的湿法工艺,并逐渐成为主流,市场上主要以22-30密度聚氨酯为主,但泡沫的开孔率、透气性较低,吸音效果差,其在行驶过程中容易与其他配件碰撞产生噪音,且隔热性能不好,且聚氨酯材料价格昂贵。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汽车顶蓬用高吸音聚氨酯复合板,提高吸音效果,降低混响时间,减少车内噪声,降低空气传播和结构传播的噪音和振动,使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超低的密度,可以很好的起到隔热隔音的作用,同时具有抗燃性和较好的弯曲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顶蓬用高吸音聚氨酯复合板,提高吸音效果,降低混响时间,减少车内噪声,降低空气传播和结构传播的噪音和振动,使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超低的密度,可以很好的起到隔热隔音的作用,同时具有抗燃性和较好的弯曲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顶蓬用高吸音聚氨酯复合板,所述复合板包括自上而下经粘接剂依次胶接复合为一体的热熔胶膜层、吸声层、微孔薄金属板层、第一离心玻璃棉层、第二离心玻璃棉层、PU发泡板层、麻纤维层、无纺布底层,所述第一离心玻璃棉层的容重大于第二离心玻璃棉层的容重;
进一步,所述微孔薄金属板层的板厚小于1mm,孔径小于1.0mm,穿孔率为1%-2%;
进一步,所述吸声层为碳纤维毡;
进一步,所述麻纤维层为苎麻、黄麻、青麻、大麻、亚麻、罗布麻、槿麻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无纺布底层为水刺无纺布;
进一步,所述热熔胶膜为聚乙烯热熔胶膜、改性聚乙烯热熔胶膜、改性聚丙烯热熔胶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膜、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膜、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热熔胶膜、改性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热熔胶膜、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热熔胶膜、改性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热熔胶膜、尼龙热熔胶膜、改性尼龙热熔胶膜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热熔胶膜层厚度为10-30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顶蓬用高吸音聚氨酯复合板,将麻纤维材料与聚氨酯材料结合使用,减少聚氨酯材料(PU发泡板)的用量,提高复合板的强度,通过设置微孔薄金属板层和不同容重的离心玻璃棉层提高吸音效果,并与其他材料层结合作用于降低声音的混响时间,减少车内噪声,降低空气传播和结构传播的噪音和振动,加强吸音效果,且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超低的密度,可以很好的起到隔热隔音的作用,同时具有抗燃性和较好的弯曲强度,弯曲强度大于1MPa,绿色环保,又节约经济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顶蓬用高吸音聚氨酯复合板开孔达到85%以上,透气率大于60L/m2*S,其吸音性指标:低频1000HZ,吸音系数达到0.6;中频2500hz,吸音系数达到0.8;高频6300hz,吸音系数达到1.0,吸音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顶蓬用高吸音聚氨酯复合板,所述复合板包括自上而下经粘接剂依次胶接复合为一体的热熔胶膜层1、吸声层2、微孔薄金属板层3、第一离心玻璃棉层4、第二离心玻璃棉层5、PU发泡板层6、麻纤维层7、无纺布底层8,所述第一离心玻璃棉层4的容重大于第二离心玻璃棉层5的容重;用不同容重的玻璃棉叠和在一起,形成容重逐渐增大的形式,可以获得更大的吸声效果,将麻纤维材料与聚氨酯材料结合使用,减少聚氨酯材料的用量,提高复合板的强度,通过设置微孔薄金属板层3和不同容重的离心玻璃棉层提高吸音效果,并与其他材料层结合作用于降低声音的混响时间,减少车内噪声,降低空气传播和结构传播的噪音和振动,加强吸音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孔薄金属板层3的板厚小于1mm,孔径小于1.0mm,穿孔率为1%-2%;微穿孔板吸声系数高,吸声频带宽,微孔薄金属板层3与吸声层2协同作用,加强不同频率下的吸声效果,进而提高复合板的整体吸声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声层2为碳纤维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皓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皓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08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折痕光导纤维膜
- 下一篇:一种耐候性的抗静电环保滤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