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0762.6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8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郭栋梁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板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板组件。
背景技术
早期的笔记型计算机并无指向装置(pointingdevice),但随着窗口软件的发展以及替代难以携带的桌上型鼠标,渐渐衍生出各种指向装置以装设于笔记型计算机,如轨迹球(trackball)、轨迹杆(trackpoint)、触控板(touchpad)、内建鼠标(popupMouse)及笔(pen)等几种。其中,又以触控板为目前普及率最高且最具实用性的指向装置。触控板为一块放置于键盘前的平板,供使用者以手指在平板上移动即可指挥光标移动。
目前,公知的触控板的一般结构是将一片大铁板与一片小铁板分别固定在笔记型计算机的上盖上,再将电路板黏固在大铁板上,其中大铁板用于支撑电路板,而小铁板用于支撑电路板上的开关。然而,此结构的缺点是两铁板并无相互的连接关系且基准不同(因支撑电路板与支撑开关的分别为大小不同的两片铁板),因此当上盖变形过大或两铁板的基准不准确(例如,尺寸公差过大)时,往往会发生按压触感不佳或是开关触发功能失效的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触控板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一种触控板组件设置于壳体,壳体具有组装口。触控板组件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支点结构、电路板以及开关。第一板件固定至壳体,并位于组装口下方。第二板件位于第一板件与组装口之间,并具有通槽。支点结构操作性连接于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间。电路板固定至第二板件背对第一板件的一侧。开关设置于电路板,并穿过通槽而抵靠第一板件。当第二板件绕着支点结构朝向第一板件摆动时,开关被压缩于第一板件与电路板之间而触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板件包括第一本体以及两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分别连接于第一本体的相对两侧边。第二板件限位于第一限位部之间,进而限制第二板件沿着平行于第一板件的第一方向相对第一板件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板件包括第二本体以及两第一抵靠部。第一抵靠部分别连接于第二本体的相对两侧边,并分别可滑动地抵靠第一限位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板件还包括两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分别连接第一限位部,并延伸至第一抵靠部背对第一本体的一侧,用于防止第二板件沿着垂直于第一板件的第二方向离开第一板件。
在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每一第一抵靠部包括第一弯折段以及第二弯折段。第一弯折段连接第二本体,并相对第二本体朝向第一本体弯折。第二弯折段连接第一弯折部,并相对第一弯折部远离第二本体弯折,用于可滑动地抵靠对应的第一限位部与对应的第二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板件具有第一卡合孔。第二板件具有第二卡合孔。第二板件还包括第二抵靠部,第二抵靠部连接于第一抵靠部的其中一个。当第二板件相对第一板件滑动至第二抵靠部抵靠对应的第一限位部时,第一卡合孔与第二卡合孔相互对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其中一个具有卡合孔,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中的另一个具有凸块。第二板件还包括第二抵靠部。第二抵靠部连接于第一抵靠部的其中一个。当第二板件相对第一板件滑动至第二抵靠部抵靠对应的第一限位部时,凸块卡合卡合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板件还包括弹片结构。弹片结构连接第二本体,并延伸至第一板件背对第二本体的一侧,用于防止第二板件沿着垂直于第一板件的第二方向离开第一板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本体的侧边为两短边。
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触控板组件还包括球体。第一板件具有第一卡合孔,第二板件具有第二卡合孔,球体卡合于第一卡合孔与第二卡合孔之间,以构成支点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球体的直径大于第一卡合孔与第二卡合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其中一个具有卡合孔。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中的另一个具有一凸块,凸块卡合卡合孔,以构成支点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07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工控电容式触摸屏
- 下一篇:一种交互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