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昆虫幼体提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89934.8 | 申请日: | 2015-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1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吕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M1/06 | 分类号: | A01M1/06;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 地址: | 1166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幼体 提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取器,特别涉及一种昆虫幼体提取器。
背景技术
昆虫幼体较小、较脆弱,在幼体批量移殖、提取等操作中常常会误伤昆虫幼体,致使产生经济损失或实验失败,所以亟需一种安全、便捷的昆虫幼体批量提取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昆虫幼体提取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昆虫幼体提取器,包括主壳、前壳、刷头、内壳、后壳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为空心圆柱薄壳,主壳的一端与前壳扣合连接,主壳的另一端与后壳胶粘连接,所述前壳的顶端与刷头扣合连接,所述主壳内套有内壳,所述内壳的一端设有开口,内壳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筛孔,所述后壳上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机与后壳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扇页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与内壳均为透明PVC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与电源线电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机带动扇页旋转,在内壳、前壳和刷头处形成吸力,可刮落植株上昆虫的幼体并吸入内壳存储,避免直接夹取导致昆虫因受力过大而死亡,结构设计简单,适合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壳,2.前壳,3.刷头,4.内壳,41.筛孔,5.后壳,51.电源线,6.电机,7.扇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昆虫幼体提取器,包括主壳1、前壳2、刷头3、内壳4、后壳5和电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1为空心圆柱薄壳,主壳1的一端与前壳2扣合连接,主壳1的另一端与后壳5胶粘连接,所述前壳2的顶端与刷头3扣合连接,所述主壳1内套有内壳4,所述内壳4的一端设有开口,内壳4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筛孔41,所述后壳5上固定连接有电源线51,所述电机6与后壳5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的转轴与扇页7固定连接。
所述主壳1与内壳4均为透明PVC材料制成;所述电机6与电源线51电器连接。
使用时,将电源线51插头插入随身蓄电池,电机6带动扇页7旋转,在内壳4、前壳2和刷头3处形成吸力,可将刮落植株上昆虫的幼体并吸入内壳4存储,避免直接夹取导致昆虫因受力过大而死亡,结构设计简单,适合批量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99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喷雾器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控制旋转灭虫的LED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