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式热风润叶的工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9860.8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1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荣;李艳华;王林宝;母艳昌;朱路江;赵锦勋;孙黎明;杜孟伊;许越卿;沈立军;张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4B3/04 | 分类号: | A24B3/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热风 工艺设备 | ||
1.一种隧道式热风润叶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润叶设备采用增温增湿隧道,增温增湿隧道依序包括进料端(1)、增温增湿腔体(2)、温湿度调控区(10)、出料端(3);在进料端(1)采用输送网带(5)由进料端(1)进入增温增湿腔体(2)经温湿度调控区(10)、出料端(3)出料;其中增温增湿腔体(2)的温度40~140℃,相对湿度0~100%可调;输送网带(5)的有效宽度小于等于50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式热风润叶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增温增湿腔体(2)前端依序设有加热箱体A(2-3)、上进风增湿箱体(2-4)、增湿箱体A(2-5)组成上进风增温增湿腔体(2-1);由后段依序设置的加热箱体B(2-6)、下进风增湿箱体(2-7)、增湿箱体B(2-8)组成下进风增温增湿腔体(2-2);其中上进风增温增湿腔体(2-1)、下进风增温增湿腔体(2-2)还可分别单独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式热风润叶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进风增温增湿腔体(2-1)上装有排潮装置A(7-1),下进风增温增湿腔体(2-2)上装有排潮装置B(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式热风润叶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温湿度调控区(10)包括过渡间(10-1)及过渡间(10-1)上装有的双循环冷却装置(7-3)、蒸汽喷管A(7-4)和蒸汽喷管B(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隧道式热风润叶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进风增温增湿腔体(2-1)上分别装有加热器A(9-1)、双介质嘴A(8-1)、循环装置A(4-1)、循环装置B(4-2)、循环装置C(4-3),构成上进风式热风循环增温增湿系统(11);在下进风增温增湿腔体(2-2)上分别装有加热器B(9-2)、双介质嘴B(8-2)、循环装置A’(6-1)、循环装置B’(6-2)、循环装置C’(6-3),构成下进风式热风循环增温增湿系统(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式热风润叶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至少含有1个由增温增湿腔体(2-1)、1个上进风式热风循环增温增湿系统(11)和1个排潮装置A(7-1),或者含有一个增温增湿腔体(2-2)、1个下进风式热风循环增温增湿系统(12)和1个排潮装置B(7-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式热风润叶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输送网带(5)在增温增湿腔体(2)的隧道内采用单层通过,或采用往复多次折叠,形成多层物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式热风润叶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在上进风增温增湿腔体(2-1)和下进风增温增湿腔体(2-2)内的加热温度和增湿温度,设定为相同或者不相同,用以实现烟叶的分段和多梯度增温增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未经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98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热气片烤烟房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控制快速制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