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式雾化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7577.1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8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天星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300 浙江省台州市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雾化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雾化电路。
背景技术
雾化吸入治疗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口服法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等优点;而且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高,可避免或减少全身使用激素。因此,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一种理想的给药途径,目前已经被广泛采用。
当然,雾化吸入治疗也需要注意控制一些细节,如果使用不当,也可导致不良后果。其中一项是应正确进行雾化量的控制。
但是,目前市场现有的医用雾化器都不具备雾化速率可调的功能,因此对于需要控制雾化量的病人,需要医护人员人工控制,操作非常不便,且风险很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5年08月10日公开了名称为“医用高压氧舱用药物雾化装置”的专利文献(公开号:CN2715776),其包括有药物雾化罐,药物雾化罐设置在医用高压氧舱的内部,药物雾化罐的下部盛有药液,提供雾化动力氧气的供氧管插入药物雾化罐内的药液中,药液通过吸管接至药物雾化罐上腔室内的雾化喷头,上腔室连通药物管路,药物管路与吸氧管路并接后接至吸氧面罩。此方案也并未公开能够调整雾化速率的相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雾化速率不可调、操作不便、风险大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调整雾化速率、便于医护人员控制的可调节式雾化电路。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可调节式雾化电路,包括微控制器单元、可调升压单元和超声雾化单元,所述微控制器单元分别连接到可调升压单元和超声雾化单元,所述可调升压单元与所述超声雾化单元连接。
微控制单元控制可调升压单元和超声雾化单元的工作状态,调节超声震动频率和幅度,从而实现对雾化速率的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超声雾化单元包括超声信号源发生电路和雾化晶片,所述超声信号源发生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容C2、电容C4、电感L2和MOS管Q1,所述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电源+VP,第二端连接MOS管Q1的漏极,MOS管Q1的源极通过电阻R8接地,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7连接微控制器单元,电容C2和电容C4串联以后并联在电感L2的两端,雾化晶片与电感L2并联。
超声雾化单元把超声信号源的电能转换成雾化晶片机械谐振,使液体通过雾化晶片上的微孔网筛后形成喷雾滴。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升压单元包括升压转换器U1、电容C1、电容C3、电感L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D1、MOS管Q2和MOS管Q3;所述升压转换器U1的4脚和5脚连接输入电源+VIN,2脚接地,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升压转换器U1的5脚,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升压转换器U1的1脚,负极通过电容C1接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第二端连接升压转换器U1的3脚;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升压转换器U1的3脚,第二端接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升压转换器U1的3脚,第二端连接MOS管Q2的漏极;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升压转换器U1的3脚,第二端连接MOS管Q3的漏极;MOS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5连接微控制器单元,源极接地;MOS管Q3的栅极通过电阻R6连接微控制器单元,源极接地;电感L1跨接在升压转换器U1的1脚和5脚之间;二极管D1的负极为电源+VP端;二极管D1为肖特基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天星,未经王天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7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分离式水箱的美容喷雾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腕部静脉输液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