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骨科取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5166.9 | 申请日: | 2015-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3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冯松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松柏 |
主分类号: | A61B17/92 | 分类号: | A61B1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骨科 取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骨科取钉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骨科取钉过程中,由于对伤者的身体不能良好的固定,对取钉作业制造了麻烦,现在市面上已有的取钉器为手动型取钉器,此种器械费时费力,增加了伤者的痛苦,且容易导致伤者再度骨折,也不方便携带,同时由于采用手动型的取钉器,手术时间长,很容易并发感染。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骨科取钉器[申请号:CN201320074893.5],包括螺丝刀柄和螺丝刀头,其特征是在螺丝刀头上设有电机,电机上设有伸缩臂,伸缩臂上设有电钻勾。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对伤者的身体不能良好的固定,增加了伤者的痛苦,且容易导致伤者再度骨折,也不方便携带,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新型骨科取钉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新型骨科取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板,所述的竖直板的上端通过铰接结构铰接有上板体,竖直板的下端通过铰接结构铰接有下板体,所述的上板体和竖直板之间设有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的下板体和竖直板之间设有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的上板体上滑动连接有螺丝刀,所述的竖直板上设有位于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且与竖直板纵向滑动连接的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和竖直板之间设有第三固定结构,所述的上板体的上端面上开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的第一滑动槽内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的第一滑动块上开有螺纹孔且通过螺纹孔与螺丝刀螺纹连接,所述的上板体上设有位于第一滑动槽下部且与第一滑动槽相贯通的穿孔,所述的竖直板上开有供螺丝刀穿过的开口,所述的开口呈椭圆形,所述的竖直板上开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的第二滑动槽内设有与第二滑动槽相适应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的第二滑动块的上端面与固定板的端部相互铰接,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能够限制固定板向下倾斜的限位板。使用时,只需要将上板体、下板体相对于竖直板翻出固定即可,然后通过移动固定板对被处理处进行固定,最后再移动螺丝刀进行取钉,固定效果好,且方便携带,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在上述的新型骨科取钉器中,所述的螺丝刀包括螺纹杆,所述的螺纹杆的下端连接有螺丝刀头,螺纹杆的上端与手柄转动连接,所述的手柄内设有能够驱动螺纹杆转动的电机,所述的手柄上设有与电机相连接的控制开关。可电动旋转螺丝刀,省时省力。
在上述的新型骨科取钉器中,所述的竖直板的上端设有第一上切边,竖直板的下端设有第一下切边,所述的上板体上设有与第一上切边相配合的第二上切边,所述的下板体上设有与第一下切边相配合的第二下切边。当第一上切边和第二上切边相互贴合时上板体水平横向设置,当第一下切边第二下切边相互贴合时下板体水平横向设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型骨科取钉器的优点在于:使用时,只需要将上板体、下板体相对于竖直板翻出固定即可,然后通过移动固定板对被处理处进行固定,最后再移动螺丝刀进行取钉,固定效果好,且方便携带,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竖直板1、上板体2、下板体3、固定板4、第一滑动槽5、第一滑动块6、开口7、第二滑动槽8、第二滑动块9、限位板10、第一上切边11、第二上切边12、第一下切边13、第二下切边14、螺纹杆1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松柏,未经冯松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51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T定位穿刺角度引导器
- 下一篇:用于微创外科手术的骨水泥推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