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捻股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4089.5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0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晶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4 | 分类号: | B28D5/04;B28D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4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捻股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晶体材料的切割当中,晶体材料一般都是圆柱形,切割前先把圆柱形晶体切割成方形,再进行切片。切割的过程是一根高速传动的钢丝线速度可到13m/s来带动扶着在其上的切割刃料高速走动,使得与待切晶棒进行摩擦,从而完成切割。各种结构或不同直径的切割钢丝,在切割过程中切割钢丝在高速旋转轴辊的带动下进行高速直线运动,钢丝必须保持恒张力控制,达到恒定,实现研磨的均匀性。以前切割晶棒时主要采用波浪结构的钢丝,但是在高速的运动中,不好控制放线和受线的张力容易变形,切割时不易带动切割油和砂浆,切成的晶体表面有刀痕,因此很难达到质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捻股切割装置,形成张力调节器根据张力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对张力进行调整保持张力的恒定,同时切割线采用捻股的形式,形成间隙上下左右都有锯齿,切割油和砂浆很容易带进捻股之间的缝隙,保证切割形成的晶体表面不会被刮花,提高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捻股切割装置,包括切割线、第一导轮、第一辊轴、第二导轮和第二辊轴,所述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左右并列且水平布置,第一导轮处于第一辊轴左侧,第二导轮处于第二辊轴右侧,所述切割线依次从第一导轮的下方、第一辊轴的上方、第二辊轴的上方、第二导轮的下方穿过;所述切割线至少包括两股,且每股之间通过捻股安装形成切割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一辊轴之间的切割线上依次设置第一张力调节器、第一张力检测器,所述第二导轮和第二辊轴之间的切割线上依次设置第二张力调节器、第二张力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形成张力调节器根据张力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对张力进行调整保持张力的恒定,同时切割线采用捻股的形式,形成间隙上下左右都有锯齿,切割油和砂浆很容易带进捻股之间的缝隙,保证切割形成的晶体表面不会被刮花,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切割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捻股切割装置,包括切割线1、第一导轮2、第一辊轴3、第二导轮9和第二辊轴6,所述第一辊轴3、第二辊轴6左右并列且水平布置,第一导轮2处于第一辊轴3左侧,第二导轮9处于第二辊轴6右侧,所述切割线1依次从第一导轮的下方、第一辊轴的上方、第二辊轴的上方、第二导轮的下方穿过;所述切割线1至少包括两股,且每股之间通过捻股安装形成切割线。所述第一导轮2和第一辊轴3之间的切割线上依次设置第一张力调节器4、第一张力检测器5,所述第二导轮9和第二辊轴6之间的切割线上依次设置第二张力调节器8、第二张力检测器7。
本实用新型在切割的过程,晶体材料10处于第一辊轴3、第二辊轴6之间的切割线上进行切割。由于切割线采用捻股形式安装,切割线的上下左右都有锯齿,切割油和砂浆很容易带进捻股之间的缝隙,保证切割形成的晶体表面不会被刮花。同时由于第一辊轴3、第二辊轴6两边的切割线上都设置张力调节器和张力检测器,张力检测器实时检测切割线钢丝的进线和收线的张力,张力调节器根据张力检测器的检测结果进行调整,保持张力的恒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晶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襄阳晶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4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接头纵剖装置
- 下一篇:空心砖简易可调式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