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结构及渔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3877.2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8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刘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中宇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9/00 | 分类号: | A01K8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4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结构 渔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技术,尤其涉及渔轮以及渔轮中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渔轮的主体结构连接一线轮和线壳,线壳可以绕主体转动,也正由于该线壳需要转动这一特点,使得线壳与主体连接处始终存在一定间隙,该间隙成为主体结构内部进水的主要通道,因此,为了保护主体结构内的传动部件,通常需要做防水,但是相对转动的两个接触面为防水带来了困难,因此渔轮主体与线壳之间的防水一直是业界不断努力试图改善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渔轮主体与线壳之间接触面缝隙进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结构,应用于渔轮中,使得渔轮主体和线壳的接触面之间水分子无法渗入,达到防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防水结构包括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相对设置,且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为一预定宽度的间隙,其中,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均设置有一防水层,使得水分子无法渗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中。
优选的,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宽度为0.2~0.7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渔轮,包括一主体以及一线壳,该线壳可相对于该主体转动,该线壳与该主体相连接处形成一接触间隙,其中,在该接触间隙处,该主体表面与该线壳表面均涂有一防水层,使得水分子无法渗入该接触间隙而进入该主体内部。
优选的,该线壳与该主体相连接处,该主体表面与该线壳表面之间的接触间隙为0.2~0.7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结构应用于渔轮中,由于采用防水材料层涂覆在接触表面的方式达到防水目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仍然可以保持一定间隙,因此特别适应于两个相对运动的零件之间的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渔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渔轮沿AA剖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的一第一表面10与第二表面20之间具有一宽度为H的间隙,在第一表面10和第二表面20上涂覆一层防水层,且H设置在0.2~0.7毫米之间,水分子就无法渗入到该第一表面10和第二表面20之间的间隙中,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其中防水层可以是美国爱丽牌防腐防锈涂料RUST-OLEUM或者ACULON环保漆。
参阅图2和图3,该防水结构应用于渔轮中,该渔轮包括主体1和可转动的线壳2,该主体1与该线壳2相连接处如图3中局部M所示,由于线壳2要相对主体1转动,因此该线壳2与主体1相连接处,不可避免有接触间隙,这样线壳2才能转动,但是该接触间隙的存在,给该主体1内部的传动零部件带来风险,渔轮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与水接触,而水渗入导致传动零部件生锈,因此在接触间隙部位,事先在主体1的表面涂上防水层,在线壳2的该部分接触间隙部位的表面也涂上防水层,使得无法渗入该主体1与该线壳2的接触间隙中,从而也无法渗入主体1内部,因此,起到了良好的防水作用。该主体1与该线壳2的接触间隙设置在0.2~0.7毫米,防水层可以为美国爱丽牌防腐防锈涂料RUST-OLEUM或者ACULON环保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渔轮由于采用防水材料层涂覆在主体1和线壳2的接触表面的方式达到防水目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仍然可以保持一定间隙,因此特别适应于该两个相对运动的零件之间的密封。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中宇渔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中宇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3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