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索活动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3607.1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2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宋良友;祝庆升;刘执圣;李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12 | 分类号: | E01F1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33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活动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索活动护栏。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为方便车辆在堵车或公路某处维修、需要从该处分道口进行分道行驶,在其中间的隔离带中设有若干分道口,这些分道口平时设有钢板制成的防护栏封闭。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防护栏多为一体化结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其存在有安装、拆除及移动非常困难,费时费力,不利于车辆的及时分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应力索活动护栏。
其技术方案是:预应力索活动护栏,包括上侧杆、中侧杆、下侧杆、支撑体、反光体和万向轮,所述上侧杆、中侧杆及下侧杆均设为平行设置的两根,两根所述的上侧杆、中侧杆及下侧杆之间通过5—10个均匀排列的支撑体连接,每个支撑体的上端、两根上侧杆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杆,每个支撑体的下端、两根所述的下侧杆之间连接有下连接杆,两根下侧杆底部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有万向轮,每个所述的上连接杆上部均垂直设有反光体。
其中,所述上侧杆、中侧杆及下侧杆均为圆管结构,其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用的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与圆管为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支撑体由两弧形平板且其凸面相对连接制成。所述上连接杆及下连接杆均为方管。所述反光体由底座上垂直连接反光板组成,所述底座呈椭圆状结构,该椭圆状结构的两侧设有安装孔,所述反光板的横截面呈S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安装拆除及移动方便、省时省力,实用性强,有利于车辆的及时分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反光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一种预应力索活动护栏,包括上侧杆1、中侧杆2、下侧杆3、支撑体4、反光体5和万向轮6,所述上侧杆1、中侧杆2及下侧杆3均设为平行设置的两根,两根所述的上侧杆1、中侧杆2及下侧杆3之间通过5—10个均匀排列的支撑体4连接,每个支撑体4的上端、两根上侧杆1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杆7,每个支撑体4的下端、两根所述的下侧杆3之间连接有下连接杆8,这样上侧杆1、中侧杆2、下侧杆3、支撑体4、上连接杆7及下连接杆8就被连接成一矩形框体的结构。在两根下侧杆3底部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有万向轮6,方便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移动。在每个所述的上连接杆7上部均垂直设有反光体5,有利于车辆观察。所述上侧杆1、中侧杆2及下侧杆3均为圆管结构,其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用的连接扣9,所述连接扣9与圆管为可转动配合连接,方便连接。所述支撑体4由两弧形平板且其凸面相对连接制成。所述上连接杆7及下连接杆8均为方管。所述反光体5由底座51上垂直连接反光板52组成,所述底座51呈椭圆状结构,该椭圆状结构的两侧设有安装孔53,安装孔53内穿过螺栓将反光体5固定在上连接杆7上,所述反光板52的横截面呈S状结构。
使用时,根据高速公路中隔离带上分道口的长短,制作多个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每个本实用新型装置两端的连接扣9相互连接。连接后的总体两端用拉紧螺栓拉紧固定在隔离带地面上即可。由于反光板52的横截面呈S状结构,在其两面上均有凸起形状,且反光板52上设有反光层,对来往车辆均能起到提醒功能。当高速公路堵车或某处维修、需要从该处分道口进行分道行驶时,可松开拉紧螺栓及每个本实用新型装置两端的连接扣9,通过万向轮6即可方便的进行移动挪开,打开分道口。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安装拆除及移动方便、省时省力,实用性强,有利于车辆的及时分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36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清扫车主刷翻板自动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公路工程用锥筒摆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