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种肥一体播种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82200.7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7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鲁晋秀;闫翠萍;杨峰;李峰;许玉娟;郭亮虎;王苗;闫秋艳;张定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4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种肥 一体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玉米种肥一体播种机。
背景技术
玉米原产于墨西哥或中美洲,分布于北纬58°至南纬40°之间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从低于海平面的盆地到海拔3600米以上的地区都能种植,是典型的多用途高产农作物。在世界各类作物中,玉米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三,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谷类作物之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已超过小麦成为国内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单产和总产也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对我国粮食的稳定提高和畜牧业的较快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玉米的生长与肥料的施用有很大关系,目前常见的施肥方式:一种是在玉米出苗后在靠玉米行一侧10cm左右处用独腿耧人工施肥;另一种是在机引玉米播种机下种开沟铲一侧10cm处的前方或后方安装固定一个下肥开沟铲,播种时一次施肥。前一种施肥方法在施肥时,耗用大量的人力;后一种方法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土地的不平整,会造成施用的距离不确定。同时,上述的两种方法在操作时肥料施用不均匀,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也会给环境带来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玉米种肥一体播种机,实现玉米种肥一体操作,提高了玉米种植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玉米种肥一体播种机,包括牵引装置和移动装置,还包括安装架、种子仓和肥料仓,所述牵引装置与安装架前端相连接,所述移动装置设于安装架底侧,所述种子仓和肥料仓均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种子仓和肥料仓下方均设有半圆形出料端,所述两个半圆形出料端相配合形成圆形出料端,所述两个半圆形出料端均设有扇形的出料口,所述圆形出料端中心处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与圆形出料端相配合的阀门,所述阀门上设有扇形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架后端设有覆土镇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结构简单,技术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将种子仓和肥料仓的出料口设置为半圆形结构,并相配合形成圆形,从而实现播种的同时,完成对种子的施肥,节约大量劳动力,提高种子种植的效率;另外在出料口设置一个旋转阀门,阀门上设有一个缺口,通过对阀门转速的控制,可现实种子播种的距离,从而避免肥料施用不均匀,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出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玉米种肥一体播种机,如图1所示,包括牵引装置1和移动装置7,还包括安装架4、种子仓2和肥料仓3,所述牵引装置1与安装架4前端相连接,所述移动装置7设于安装架4底侧,所述种子仓2和肥料仓3均安装在安装架4上,所述安装架4后端设有覆土镇压器5。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种子仓2和肥料仓3下方均设有半圆形出料端61,所述两个半圆形出料端61相配合形成圆形出料端6,所述两个半圆形出料端61均设有扇形的出料口63,所述圆形出料端6中心处设有电机62,所述电机62连接有与圆形出料端6相配合的阀门8,所述阀门8上设有扇形缺口9。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2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割草机
- 下一篇:带有玉米籽粒清选机构的小型玉米播种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