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加热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81839.3 | 申请日: | 2015-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2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蔚然;吕海峰;毛国银;陈红;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澄源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3L15/00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周彩钧 |
| 地址: | 2144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式加热炉,属于冶金焦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式加热炉是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煤化工、焦油加工、原油输送等工业中使用的工业加热炉,被加热物质在管内流动介质为气体或液体,并且都是易燃易爆的物质,操作条件苛刻,同时长周期运转不间断操作,加热方式为直接受火,传热方式以辐射传热为主,其能耗占装置总能耗的70%左右。加热炉的热负荷大小直接决定石化装置的加工能力,在同等外形结构的情况下,提高加热炉的热负荷显得尤为重要。而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是提高热负荷的有效途径,其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能耗。目前传统的管式加热炉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其正常排烟温度高达400℃,热效率只有78%,热负荷低,存在极大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管式加热炉,它能够有效提高加热炉热效率,有利于降低排烟温度,加强了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式加热炉,它包括辐射段、对流段和烟囱,所述辐射段包括炉底、中间壳体和炉顶,所述炉底中心设置有辐射柱,所述辐射柱周围设置有多个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上设置有燃烧器空气口和焦炉煤气入口。
所述辐射柱包括环形支座,所述环形支座顶端外侧设置有让位导角,所述环形支座外侧设置有支撑筒体,所述支撑筒体外壁上设置有多个I型支架和Y型支架,所述多个I型支架和Y型支架交错间隔布置,所述支撑筒体外侧设置有高铝浇注料层,所述高铝浇注料层覆盖于多个I型支架和Y型支架上。
所述辐射段内设置有辐射管组,所述对流段内设置有对流管组,所述对流管组上方设置有空气预热器,所述对流段外设置有工质进管,所述工质进管与对流管组进口相连接,所述对流管组出口通过辅助管路与辐射管组进口相连接,所述辐射管组底部设置有工质出口。
所述辐射管组呈环形布置;所述辐射管组包括多个竖管,相邻两个竖管之间通过弯头相连接。
所述对流管组有多个,所述多个对流管组左右平行布置,每个对流管组包括多个水平布置的第一钢管对和第二钢管对,所述多个第一钢管对和第二钢管对上下间隔交错布置,相邻的第一钢管对和第二钢管对前端之间通过倾斜弯头相连接,第一钢管对和第二钢管对自身的两个钢管后端之间通过水平弯头相连接。
所述辐射段和对流段外侧设置有空气管路和风机,所述空气管路包括空气进管、空气出管和环形分配管,所述空气进管一端与风机相连接,另一端与空气预热器进口相连接,所述空气出管一端与空气预热器出口相连接,另一端与环形分配管相连接,所述环形分配管通过第一连接管分别与多个燃烧器的燃烧器空气进口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
所述多个燃烧器下方设置有燃气管路,所述燃气管路包括燃气主管路和燃气分配管,所述燃气主管路与燃气分配管相连接,所述燃气分配管通过多个第二连接管分别与多个燃烧器的焦炉煤气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
所述燃气分配管呈多边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处位于多边形结构的燃气分配管的转角处。
所述辐射段内壁上设置有隔热衬里。
所述中间壳体上设置有测温孔,所述炉底上设置有灭火蒸汽口和人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辐射段炉底中心设置辐射柱,在辐射柱的作用下其周围的多个燃烧器产生旋流,提高了辐射段的热效率,增加了燃烧调节范围;
2、本实用新型在对流段上方配置空气预热器作为高温烟气预热回收系统,用于预热助燃空气,能够提高加热炉热效率5~7个百分点,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烟气温度,较少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3、本实用新型空气管路和燃气管路结构设计合理,不仅节约了占地空间,减少了设备重量,并且安装简单、使用可靠,节能增效,燃烧器调节方便,提高了燃烧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大负荷变化工况下的稳定燃烧,同时保证一定燃烧效率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式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中辐射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对流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图7为空气管路与燃烧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燃气管路与燃烧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澄源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澄源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18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阻炉炉门气动压紧装置
- 下一篇:防止回转窑粘料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