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80946.4 | 申请日: | 2015-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9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灵英;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是一种医疗仪器,特别的是输液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大部分打针输液的部位都是选在手掌背部上,而这个部位正处于神经和血管分布丰富、关节活动较多的部位,稍不注意就会使输液针头刺破血管或针头错位以及脱落。尤其是对于好动、自制能力较差的儿童,每当在输液的时间总是让父母和医务人员紧张万分。
在为儿童输液时,目前的做法通常是使用一块塑料板或者药盒垫在手的下面,再用医用胶带缠绕固定。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缠绕的胶带有可能损伤幼儿的皮肤,而且不利于幼儿手部的血液循环,也增加了幼儿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输液时由于手腕或手指有意无意的活动,而导致的输液针从手背部血管内发生移动而导致输液不畅、药液渗出及输液疼痛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固定可靠又安全舒适的输液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液保护装置,包括手形板,所述手形板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手形凹槽,所述手形凹槽内垫有缓冲层,所述手形板的侧面固定有至少两条固定带;所述手形凹槽包括相连通的腕部凹槽、掌部凹槽与指部凹槽;所述手形凹槽延伸到腕部以下,用于防止腕部的弯曲和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手形板的另一个表面上设置有对称的手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采用尼龙搭扣。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有三条,分别设置在腕部凹槽、掌部凹槽及指部凹槽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采用海绵或者橡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设置有缓冲层,起到保护手部的功能,增加舒适感;2、手形凹槽延伸到腕部以下,可以防止腕部的弯曲和移动;3、手形板的双面均设置有手形凹槽,左右手均可以使用,解决了单面手形凹槽只能适用一只手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1—图2中,包括手形板1、边沿2、缓冲层3、手形凹槽4、固定带5、腕部凹槽6、掌部凹槽7、指部凹槽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1、2,一种输液保护装置,包括手形板1,手形板1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手形凹槽4。手形凹槽4包括相连通的腕部凹槽6、掌部凹槽7与指部凹槽8。手形凹槽4的边缘形成边沿2,腕部凹槽6的后端不设边沿。
手形凹槽4内垫有缓冲层3,缓冲层3可以采用海绵或者橡胶,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缓冲层3可以保护手部,增加舒适性。
手形板1的侧面固定有至少两条固定带5。固定带5最好有三条,分别设置在腕部凹槽6、掌部凹槽7及指部凹槽8的两侧。本实施例中,固定带5设置了四条,腕部凹槽6处设置有两条。固定带5最好采用尼龙搭扣,方便使用。
手形板1的另一个表面上也可以设置有对称的手形凹槽4,该手形凹槽4内也垫有缓冲层3。这样,就可以双面使用,增加了使用的方便性,可以适用于左右手,不局限于一只手。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未经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09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药物输注的倾斜插入器
- 下一篇:一种便捷实用的输液挂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