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宽频双极化不对称天线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80942.6 | 申请日: | 2015-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6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渊;洪声锐;吴壁群;苏振华;张鹏;蔡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21/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频 极化 不对称 天线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超宽频双极化不对称天线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各种制式的工作频段也在不断扩展,3G网络中TD-SCDMA、WCDMA、CDMA2000,4G网络中的LTE及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的部分通信频段为2300-2690MHz。因此,现已提出了能兼顾上述制式的,工作频段为1710-2690MHz的宽带天线的市场需求,而1710-2690MHz的相对频带宽度则达到44.5%,现有的双极化天线振子一般都难以满足,由此组成的天线阵的带宽也受到限制。
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性直接影响各个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随着网络覆盖和容量的不断提高,基站天线的交叉极化比是体现分集效果的优良,提升抗多径衰落标志。同时随着基站和基站天线的数量快速增长,基站蜂窝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衡量网络性能的关键指标。这一指标定义了蜂窝之间以及组成蜂窝的扇区之间的能量重叠。通常被称为扇区功率比,是指由天线辐射图形成的期望覆盖区域外信号功率与区域内的信号功率之比(SPR)。扇区功率比越低,天线的抗干扰性能越好。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宽频、较好波束收敛度、交叉极化比优良、高SPR双极化天线单元及宽频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超宽频双极化不对称天线单元,有效增加天线带宽,有较好的波速收敛度,良好的交叉极化比及高SPR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宽频双极化不对称天线单元,包括辐射主体、馈电片,所述辐射主体包括平衡馈电装置和不对称的辐射体,所述辐射体包括四个辐射臂;所述四个辐射臂连接平衡馈电装置,且四个辐射臂中任意不相邻的两个辐射臂围绕平衡馈电装置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其中两个相邻的辐射臂末端变形,与另两个相邻的辐射臂形成不对称的辐射组合,四个辐射臂采用同轴电缆焊接馈电片形式实现平衡馈电。
作为优选的,所述平衡馈电装置为同轴结构,末端连接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中间开有一固定圆孔,馈电片设置于平衡馈电装置内部,平衡馈电装置外壁与固定底座构成一U型巴伦馈电变换器,其外表面设有电缆焊接槽,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焊接在电缆焊接槽中,内导体与馈电片焊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辐射臂为镂空结构,四个辐射臂中两个相邻的辐射臂末端进行向内折弯变形,形成缺角形式。
作为优选的,天线单元工作的频率范围为1710-2690MHz
作为优选的,所述四个辐射臂位于同一平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两两对称设置的辐射臂构成一个极化的辐射单元;两个辐射单元以平衡馈电装置为中心成中心对称,且构成呈±45度两个极化方向的辐射体。
作为优选的,所述超宽频双极化不对称天线单元为一体化压铸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有效增加天线带宽,改善单元方向图辐射性能,更合理保障基站天线阵列设计的性能。采用成熟压铸工艺,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及装配,且成本较低适合批量生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天线具有较好波束收敛度,交叉极化性能优良,有效解决天线±60度在下倾后交叉极化比恶化的问题,可以适用于目前1710-2690MHz移动通信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宽频双极化不对称天线单元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宽频双极化不对称天线单元作进一步说明。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宽频双极化不对称天线单元的最佳实施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一种超宽频双极化不对称天线单元,天线单元工作的频率范围为1710-2690MHz,该天线单元整体呈T型结构,包括辐射主体、馈电片,辐射主体包括平衡馈电装置4和不对称的辐射体,所述辐射体包括四个辐射臂;所述四个辐射臂连接平衡馈电装置4,且四个辐射臂中任意不相邻的两个辐射臂围绕平衡馈电装置4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其中两个相邻的辐射臂末端变形,与另两个相邻的辐射臂形成不对称的辐射组合,四个辐射臂采用同轴电缆焊接馈电片形式实现平衡馈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0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洛地平固态分散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二维码编码扩充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