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感式接近开关轴向微调和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80799.0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6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超;李建峰;邱建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H9/04 | 分类号: | H01H9/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接近 开关 轴向 微调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机械行程控制领域,尤其是电感式接近开关领域中的一种轴向微调和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接近开关是一种新型集成化的开关,是一种理想的电子开关量传感器。它能够通过传感器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将非电量或电磁量转化为所需电信号,以达到控制或测量目的,具有动作可靠、性能稳定、频率响应快、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技术、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接近开关主要由感应头、LC高频振荡器、放大器和外壳组成,按照感应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电感式、电容式、光电式和热释电式等形式。
电感式接近开关采用振荡器产生交变磁场与感应金属块涡流吸收磁场能量的方式,改变内部电路的参数,识别金属体的接近程度,控制开关的通断。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高频交变磁场产生的振荡信号和涡流吸收磁场产生的停振信号中不可避免地混合了电磁干扰信号,严重影响接近开关测量精度和分辨率。电感式接近开关的感应头是一个具有铁氧体磁芯的电感线圈,是产生高频交变磁场、检测金属体动作距离的核心部件。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电感式接近开关没有设计感应头的保护装置,当感应头遭受到外力损伤或液体腐蚀时,接近开关的检测灵敏度会明显下降,甚至出现损坏。电感式接近开关通过调节螺母、弹簧垫片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在固定位置之前,需要通过人工滑动安装孔内的接近开关,调整其与检测金属块之间的动作距离,实现接近开关的轴向微调。然而,这种微调方法耗时严重,当操作人员处于恶劣的工作环境或狭小的工作空间时,工作量与调试难度将大幅度增加。
目前,国内涉及电感式接近开关的发明专利有202件,实用新型专利有329件,内容包括电感式接近开关检测距离扩展装置、电感式接近开关保护装置、电感式接近开关内部电路设计、电感式接近开关抗强磁干扰和抗雷击浪涌装置、电感式接近开关响应频率和动作寿命检测装置、电感式接近开关控制开关电路设计等。与电感式接近开关轴向微调与保护装置有关的专利有4件。分别为“一种电感式接近开关(CN201420471658)”、“电感式接近开关(CN200820056512)”、“一种接近开关保护装置(CN201020501836)”、“接近开关碰撞保护装置(CN200920256888)”。其中“一种电感式接近开关”的主要发明点在于重新设计电感式接近开关的感应部件和控制模块,利用两个感应线圈并列连接的方式,提高接近开关的抗电磁干扰与雷击浪涌的能力。
“电感式接近开关”的主要发明点在于通过磁芯和线圈的结构改进,以降低振荡频率,用以实现感应面的全金属设计,有效地防止外力碰撞、气液体带来的侵扰和破环。“一种接近开关保护装置”的主要发明点在于将弹性检测板与渐变滑行导板组成工作副,控制接近开关的运动,从而有效地保护接近开关不受撞击。“接近开关碰撞保护装置”的主要发明点在于感应块与磁力信号块焊接在一起,磁力信号块铰接在固定安装座上,保证接近开关撞击感应块时,磁力信号块能翻转90度而避让接近开关,从而有效地保护接近开关感应头不受损伤。上述四个专利涉及的电感式接近开关保护装置功能单一,不能同时实现接近开关的防撞、防水、防电磁干扰功能。再者,上述四个专利均未能提升电感式接近开关轴向微调的效率和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撞、防水、防电磁干扰功能且能够实现接近开关高效、高精度的轴向微调的电感式接近开关轴向微调和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感式接近开关轴向微调和保护装置,包括限位弹簧(1)、升降螺杆(2)、升降平台(3)、保护罩(4)、橡胶端盖(6)、手动摇杆(7),限位弹簧(1)上下两端与升降平台(3)的底部、保护罩(4)底壁固定在一起,升降平台(3)布置在保护罩(4)内腔,保护罩(4)与升降平台(3)上均开有穿过接近开关电缆的通孔,保护罩(4)底部中心开设1个螺纹孔,升降平台(3)底部中心开设1个螺纹孔,保护罩(4)顶部盖有橡胶端盖(6),升降平台(3)和保护罩(4)均通过底部中心螺纹孔与升降螺杆(2)连接,升降螺杆(2)末端通过键连接到手动摇杆(7),接近开关(5)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平台(3)的内腔内。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限位弹簧(1)与升降螺杆(2)同轴心,其内径大于升降螺杆(2)的外径。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键为矩形花键、渐开线花键或导向平键。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升降平台(3)内腔布置阶梯状螺纹孔(34),接近开关(5)旋入对应尺寸的阶梯状螺纹孔(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07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