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硅结合铝碳化硅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9900.0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3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锋;许美根;许杰锋;吴益平;夏建卫;郑韬;许宗琴;钱法君;叶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兴达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结合 碳化 硅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氮化硅结合铝碳化硅砖。
背景技术
随着水泥回转窑逐步大型化,传统的铝碳化硅砖已经不能适应其使用要求,各个水泥厂对预热带用硅莫砖也相应的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产品的热震稳定性以及耐磨性也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用氮化硅结合铝碳化硅砖代替硅莫砖,氮化硅结合铝碳化硅砖具有高耐磨和优良的抗热震稳定性,其使用寿命比传统的硅莫砖提高4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硅莫砖的热震稳定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大面积的剥落现象,从而影响使用寿命,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前述问题的氮化硅结合铝碳化硅砖。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氮化硅结合铝碳化硅砖,包括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有砖座和砖管组成,砖座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砖管为圆柱体,砖座内部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左部与右部为“之”字形腔体,中部为空腔体,砖座底部和砖管上表面为不开孔的承载面。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砖座内部左、中、右三个部分的长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体砖管的外径与砖座长度相同,内径与砖座内部的中部空腔体长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体砖管的高度是砖座高度的1/2。
作为优选,所述砖座内部的中部空腔体与砖管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硅莫砖的热震稳定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大面积的剥落现象,从而影响使用寿命等缺点,提供了一种氮化硅结合铝碳化硅砖,包括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有砖座和砖管组成,砖座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砖管为圆柱体,砖座内部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左部与右部为“之”字形腔体,中部为空腔体,砖座底部和砖管上表面为不开孔的承载面。设置“之”字形腔体与空腔体使得氮化硅结合铝碳化硅砖自身重量减轻,氮化硅结合铝碳化硅砖采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制作,在烧制过程中用含氧化铝90%特级矾土和一级电熔白刚玉,因其具有较少的玻璃相,其次选用97%碳化硅,其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另添加适量的氮化硅和金属硅,从而提高产品的高温性能和热震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氮化硅结合铝碳化硅砖前视图。
图中1为砖座,2为砖管,1.1为左腔体,1.2为中部腔体,1.3为右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图1为氮化硅结合铝碳化硅砖前视图,一种氮化硅结合铝碳化硅砖,包括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有砖座1和砖管2组成,砖座1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砖管2为圆柱体,砖座内部分为左腔体1.1、中部腔体1.2、右腔体1.3三个部分,左腔体1.1与右腔体1.3为“之”字形腔体,中部腔体1.2为空腔体,砖座1底部和砖管2上表面为不开孔的承载面,砖座内部左腔体1.1、中部腔体1.2、右腔体1.3三个部分的长度相同,砖管2的外径与砖座1长度相同,内径与砖座1内部的中部腔体1.2长度相同,砖管2的高度是砖座1高度的1/2,砖座1内部的中部腔体1.2与砖管2相通。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氮化硅结合铝碳化硅砖,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相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兴达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兴达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9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釉线辊台双排砖入窑及上线装置组
- 下一篇:一种平面玻璃用蒙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