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79609.3 | 申请日: | 2015-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9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尤指涉及一种可将热温向上拉提传递并均匀分散到散热鳍片中央与两侧部位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附有热管的散热器,其主要包括复数个散热鳍片、一底座以及一个以上的热管所组成,例如中国台湾第I260962号及第I359254号专利案所揭技术,都是将复数个热管平行嵌入散热器的底座的下端面,热管另一端则贯穿底座上端或一侧的散热鳍片组;因复数热管通过底座的范围仍局部有限,大多是将两个或三个热管以平行间隔方式而集中设于底座的中央部位,因此热温传递路径偏重于底座或散热鳍片的中央部位,不易将发热组件的热温同时快速朝向底座与散热鳍片的两侧传递,造成散热鳍片组无法有效发挥全面均匀散热效果,通常只在热管通过的底座中央部位与散热鳍片中间局部范围,产生部份区域的热温传递与散热作用,是以,对于底座与复数散热鳍片而言,仍难以达到全面均匀的吸热与散热效果。
此外,如中国台湾第I428552号、第M337230号与第M354103号专利案所揭技术,主要都是将弯折热管埋藏设于底座与散热鳍片之间,且必须通过焊接手段以供组装结合,因此并不符合环保安全要求,尤其是热管无法外露,导致热管无法直接接触热源,以致热管只具有间接传递热温的功能,整体散热效率并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其包括复数个散热鳍片、一底座以及至少三个热管,各散热鳍片植设结合于底座的上端面,散热鳍片具有可供各热管上段部贯穿的紧配孔,而底座的下端面并开设至少一个直条嵌沟及两侧的U形嵌沟,其中至少一个U形热管的下段部紧迫嵌入底座的直条嵌沟;另两个热管呈对称弯折形状,而中段部均向外侧翻折,下段部均弯绕形成一水平的U形管,并分别紧迫嵌入底座两侧的U形嵌沟;且各热管下段部与底座的下端面呈平整切齐,使热管外露而直接贴触发热组件热源,故能将底座所吸收的热温,向上拉提传递再均匀分散到散热鳍片的中央与两侧部位,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使热温的吸收与传递不再只是集中在底座与散热鳍片的中央部位,是以能充份发挥各散热鳍片全面散热效果,而不会受限于底座与散热鳍片的局部区域,以提升散热器的整体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之次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包含三个热管,于底座的下端面开设单一直条嵌沟与两侧对称的U形嵌沟,该直条嵌沟设两个U形嵌沟之间,所述三个热管的下段部分别紧迫嵌入底座的直条嵌沟及两侧的U形嵌沟,用以组成一具有三个热管的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之又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包含四个热管,于底座的下端面开设两个直条嵌沟与两侧对称的U形嵌沟,所述四个热管的下段部分别紧迫嵌入底座的直条嵌沟及两侧的U形嵌沟,用以组成一具有四个热管的散热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底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左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右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上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三个热管呈分解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尚未结合热管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正面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底视图。
附图标示说明:
散热鳍片1、1’、1A、1B紧配孔11
开孔12A、12B底座2、2a
直条嵌沟21、21a、21bU形嵌沟22、23、22a、23a
加工沟槽221、231缺口24、24a、24b
热管31、32、33、31a、31b、32a、33a
上段部311、321、331
中段部312、322、332、312a、312b、322a、332a
下段部313、323、333、313a、313b、323a、333a
隔离部25a锁合孔26a
具体实施方式
兹依附图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及其它作用、目的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96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液分离器静止头尺寸检测工装
- 下一篇:热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