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铅栅运输的中转螺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9522.6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4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战;陈梁;和小军;郭艳兵;李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源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2 | 分类号: | B65G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史慧敏 |
地址: | 3315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运输 中转 螺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运输设备,具体为一种应用于铅栅运输的中转螺旋。
背景技术
目前,铅酸蓄电池是世界上各类电池中使用最广的电池,它的结构较为成熟,化学成分稳定。但是其回收利用的主要渠道掌握在大量的个体专业户手中,在收集、转运过程中,对环境、地下水以及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还造成硫酸、铅以及塑料资源严重的浪费。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贯彻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对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进行研究,但是目前采用的设备大都是直接从外国购入,不但费用高昂,在使用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故需要结合公司实际研发一种应用于铅栅运输的中转螺旋,使通过破碎清洗后的铅栅运输到下一工序,并且进行一定程度的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铅栅运输的中转螺旋,该装置结构简单,在运输铅栅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有效的清洗,并能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使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铅栅运输的中转螺旋,包括螺旋运输管道、入料口及出料口,还包括水气输送管道,所述入料口在水气输送管道顶端,所述水气输送管道上还设有分选口及水气入口,在所述分选口下方的水气输送管道外围设有筛网和接水槽;所述水气输送管道与螺旋运输管道连接,所述螺旋运输管道内设置有螺旋运输绞龙,所述螺旋运输绞龙底端叶片间的距离小于顶端叶片间的距离,所述螺旋运输管道上设置观察口。
所述水气输送管道上设有两两相对的四个分选口。
所述入料口处设有两条垂直交叉的隔挡。
所述螺旋运输绞龙的叶片为齿形。
该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在铅栅运输过程中,实现对铅栅的清洗和一些轻质杂物的去除。通过与物料相反方向的水流气流作用,轻质杂物自分选口流出。铅栅则继续下落到螺旋绞龙上,由绞龙运输到卸料口。根据工厂实际,也可以在螺旋运输管道后再续接水汽输送管道,再接螺旋运输管道运输,直到清洗至需要的程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分选口下方的水气输送管道外围设有筛网和接水槽,溢出的轻质杂物落在筛网上,带出的水分落在接水槽中,通过外接的管道可以再进行利用。
2、螺旋运输绞龙底端叶片间的距离小于顶端叶片间的距离,是为了防止绞龙叶片运输物料太多,造成管道堵塞。故在底端开始时,叶片之间的距离较小,可以运输的物料就少。
3、在入料口处设有两条垂直交叉的隔挡。可以使物料在落下时,进行一次分开,避免团成一团,分选效果不好。
4、螺旋运输绞龙的叶片为齿形,主要是由铅栅的形状较大,齿形完全可以满足使用,并且冲洗下的杂质可以从缝隙中流出。
5、螺旋管道上设置观察口,便于观察工作情况及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螺旋运输绞龙横截面的叶片结构;
图3为图1中入料口的结构。
图中标记:
1、入料口;2、分选口;3、筛网;4、接水槽;5、水气入口;6、螺旋运输管道;7、螺旋运输绞龙;8、观察口;9、出料口;10、水气输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一种应用于铅栅运输的中转螺旋,包括螺旋运输管道6、入料口1及出料口9,还包括水气输送管道10,所述入料口1在水气输送管道10顶端,所述水气输送管道10上还设有分选口2及水气入口5,在所述分选口2下方的水气输送管道10外围设有筛网3和接水槽4;所述水气输送管道10与螺旋运输管道6连接,所述螺旋运输管道6内设置有螺旋运输绞龙7,所述螺旋运输绞龙7底端叶片间的距离小于顶端叶片间的距离,所述螺旋运输管道6上设置观察口8。
所述水气输送管道10上设有两两相对的四个分选口2。
所述入料口1处设有两条垂直交叉的隔挡。
所述螺旋运输绞龙7的叶片为齿形。
该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在铅栅运输过程中,实现对铅栅的清洗和一些轻质杂物的去除。物料从上往下落,而通过底部的水气入口5进入的水和高压气体从下往上流,通过与物料相反方向的水流气流作用,轻质杂物自分选口2流出。铅栅则继续下落到螺旋运输绞龙7上,由螺旋运输绞龙7运输到卸料口。
根据工厂实际,也可以在螺旋运输管道6后再续接水气输送管道10,再接螺旋运输管道6运输,直到清洗至需要的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源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源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95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培养基装载瓶瓶盖朝向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热炉用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