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式电磁炉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8878.8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9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思源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H5/08 | 分类号: | H02H5/08;F24C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71003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电磁炉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器,具体是一种内置式电磁炉保护器。
背景技术
从城市到农村,电磁炉的普及率逐年提高,人性化的设计和方便的操作性已经被人们认同,但是所有电磁炉都没有设计漏水保护电路,一但漏水,轻者不能正常加热,重者爆机,主板烧焦,甚至报废,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式电磁炉保护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式电磁炉保护器,包括接口CON1、发光二极管D1、电阻R1和芯片IC1,所述接口CON1的接地端1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口CON1的电源端连接电容C2、电阻R1、二极管D1的阳极和芯片IC1的引脚1,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接口CON1的漏水探头3,接口CON1的漏水探头2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芯片IC1的引脚2,芯片IC1的引脚3连接接口CON2,芯片IC1的引脚4连接接口CON2的另一端,所述芯片IC1的型号为PC8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D1为发光二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接口CON1连接电源及检测探头插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接口CON2连接电磁炉热敏电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内置式电磁炉保护器采用模块式设计,体积小,可用于电磁炉的保护性改装,提高电磁炉溢水保护性能,可实用于市场所有品牌电磁炉,状态显示采用发光二极管,使用方便、简单可靠,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内置式电磁炉保护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内置式电磁炉保护器,包括接口CON1、发光二极管D1、电阻R1和芯片IC1,所述接口CON1的接地端1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口CON1的电源端连接电容C2、电阻R1、二极管D1的阳极和芯片IC1的引脚1,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接口CON1的漏水探头3,接口CON1的漏水探头2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芯片IC1的引脚2,芯片IC1的引脚3连接接口CON2,芯片IC1的引脚4连接接口CON2的另一端,所述芯片IC1的型号为PC817。
二极管D1为发光二极管。接口CON1连接电源及检测探头插座。接口CON2连接电磁炉热敏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正常工作时,接口CON1的漏水探头2和3均开路,Q1截止,发光二极管D1不亮。Q2截止,光电耦合器IC1中的发光二极管无电流,输出插座两端阻值为无穷大,对电路无影响,电磁炉正常工作。当发生漏水现象时,电磁炉内漏水检测网构成通路,漏水探头间有电阻,使Q1、Q2同时导通。Q1导通后使得发光二极管D1点亮,告知用户已经漏水。Q2导通后集电极电位下降,光耦中发光二极管有电流通过,其光照使内部三极管两端阻值急剧减小,电磁炉停止加热,显示E6,蜂鸣器报警。待用户将漏水解决后可恢复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思源学院,未经西安思源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88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出水断电智能型漏电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