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置万向轮偏心转轴倾角可调的三轮安全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8427.4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5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臧铁钢;孟庆如;季玲;金先兵;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
主分类号: | B62B7/04 | 分类号: | B62B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置 万向轮 偏心 转轴 倾角 可调 三轮 安全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置万向轮偏心转轴倾角可调的三轮安全童车,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采用调整前置万向轮偏心转轴倾角的方式来提高三轮童车抗倾翻能力的结构和操作方式。属于儿童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童车是婴幼儿外出时的方便移载工具,应用非常广泛。目前,童车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四轮童车,这类童车前置轮通常为两个小直径的万向轮,后轮为两个固定轴轮。在停止状态时,由于负载和地面平整度的随机性,前置万向轮的轮体朝向是不确定的,但由于该万向轮直径较小,故其偏心距也较小,四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点所形成的四边形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畸变,在车体侧边缘部分按国家标准施加一定向下的压力时,四轮童车基本上能保持稳定而不倾翻。但是对于三轮童车而言,情况就有了较大的不同。一方面三轮童车的三轮着地点所形成的是三角形,天然没有四轮童车四轮着地点所形成的四边形稳定性好,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转向灵活,三轮童车的前置万向轮偏心距一般都较大,这就意味着由于前置万向轮偏转会造成着地三角形有较大的畸变,当车体侧边受到一定压力,如儿童攀爬童车,万向轮恰好偏向受力点的对侧边时,就非常有可能使童车倾翻。为保证三轮童车在停止运动时有很强的抗倾翻能力,从而保证儿童的安全,需要对原有三轮童车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便使三轮童车能全面符合国家关于童车安全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前置万向轮偏心转轴倾角可调的三轮安全童车,其目的是通过调整前置万向轮偏心转轴倾角来提高三轮童车的安全性,从而解决目前前置万向轮童车抗倾翻能力不足,易造成儿童伤害的问题,在保证基本功能和操作的简便性的前提下,还保证了三轮童车
的抗倾翻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前置万向轮偏心转轴倾角可调的三轮安全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1),后车架(2),车架铰(3),锁扣系统(4),软轴系统(5),前置万向轮(6),固定轴后轮(7),其中前车架(1),后车架(2)通过车架铰(3)和锁扣系统(4)结合在一起,锁扣系统(4)连接软轴系统(5),前车架(1)的前端下部通过万向轮偏心转轴(8)安装前置万向轮(6),后车架(2)的后端下部两对称侧安装固定轴后轮(7);前车架(1)和后车架(2)通过被限制旋转角度的车架铰(3)联接在一起,前车架(1)相对于后车架(2)的转动角度也被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前置万向轮偏心转轴倾角可调,从而保证了童车在静止状态时,万向轮只能朝前,而不会随意摆动,从而保证了童车有很强的抗倾翻的能力,保证了儿童的人身安全。改进后的三轮童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是传统三轮童车的替代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前置万向轮偏心转轴倾角可调的三轮安全童车的总体结构透视图;
图2为的锁扣系统处于锁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的锁扣系统处于开锁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锁扣系统锁合动作示意图;
图5(a)为前置万向轮三轮童车受倾翻力矩状态示意图;
图5(b)为前置万向轮偏心转轴倾角可调的三轮安全童车的抑制倾翻力矩原理图;
图中的1是前车架、2是后车架、3是车架铰、4是锁扣系统、4-1是锁扣、4-2是锁杠、4-3是扭簧、4-4是锁扣铰、5是软轴系统、6是前置万向轮、7是固定轴后轮、8是万向轮偏心转轴、9是倾翻压力测试点。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前置万向轮偏心转轴倾角可调的三轮安全童车,其结构包括前车架(1),后车架(2),车架铰(3),锁扣系统(4),软轴机构(5),前置万向轮(6),固定轴后轮(7),其中前、后车架通过车架铰(3)和锁扣系统(4)被稳固地结合在一起,锁扣系统(4)连接软轴系统(5),前车架(1)的前端下部通过万向轮偏心转轴8安装前置万向轮(6),后车架(2)的后端下部两对称侧安装固定轴后轮(7);前车架(1)和后车架(2)通过被限制旋转角度的车架铰(3)联接在一起,前车架(1)相对于后车架(2)的转动角度也被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8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