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填充有减震和吸音材料的多旋翼无人机机臂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8041.3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0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杰 |
主分类号: | B64C27/32 | 分类号: | B64C27/3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王勇 |
地址: | 030603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 减震 吸音 材料 多旋翼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具体是一种填充有减震和吸音材料的多旋翼无人机机臂。
背景技术
多旋翼无人机以其飞行控制性优良、可在任意空间点悬停、起降无需场地支持等特点,被各行业广泛应用于航拍、植保、监控等众多领域。现有多旋翼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其动力线路、控制线路等均在其管状机臂的管腔内穿线并呈松散放置。然而,由于多旋翼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势必导致如下问题:其一,管状机臂的管腔内的穿线会因震动而发生磨损,导致线路外皮发生漏电,由此导致多旋翼无人机发生坠毁事故。其二,电动机高速转动产生的震动会通过管状机臂传递到中心板,导致中心板上安装的遥感设备、控制设备等受到影响,由此导致多旋翼无人机发生误动作,从而同样导致多旋翼无人机发生坠毁事故。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多旋翼无人机的机臂,以解决现有多旋翼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导致线路外皮发生漏电、多旋翼无人机发生误动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多旋翼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导致线路外皮发生漏电、多旋翼无人机发生误动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填充有减震和吸音材料的多旋翼无人机机臂。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填充有减震和吸音材料的多旋翼无人机机臂,包括中心板、管状臂体;其中,所述管状臂体的数目为2N个,且N为正整数;各个管状臂体呈放射状等距排列,且各个管状臂体的尾端通过中心板固定在一起;各个管状臂体的首端均安装有电动机;各个电动机上均连接有螺旋桨;各个管状臂体的内腔均填充有减震吸音材料。
使用时,在中心板的上表面安装电池组及控制装置,在中心板的下表面挂载应用设备构成电子设备仓,即可构成多旋翼无人机,如图4所示。在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过程中,减震吸音材料一方面将管状机臂的管腔内穿线固定起来,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吸收电动机高速转动产生的震动。
基于上述过程,与现有多旋翼无人机的机臂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填充有减震和吸音材料的多旋翼无人机机臂具备如下优点:其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填充有减震和吸音材料的多旋翼无人机机臂通过在管状机臂的管腔内填充减震吸音材料,实现了将管腔内的穿线固定起来,由此有效避免了线路因震动而发生磨损,从而有效避免了线路外皮发生漏电,进而有效避免了多旋翼无人机发生坠毁事故。其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填充有减震和吸音材料的多旋翼无人机机臂通过在管状机臂的管腔内填充减震吸音材料,有效吸收了电动机高速转动产生的震动,由此有效避免了电动机高速转动产生的震动传递到中心板,从而有效避免了多旋翼无人机发生误动作,进而同样有效避免了多旋翼无人机发生坠毁事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效解决了现有多旋翼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导致线路外皮发生漏电、多旋翼无人机发生误动作的问题,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状臂体的第一种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状臂体的第二种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板,2-管状臂体,3-电动机,4-螺旋桨,5-电池组,6-电子设备仓,7-减震吸音材料,8-穿线管。
具体实施方式
填充有减震和吸音材料的多旋翼无人机机臂,包括中心板1、管状臂体2;其中,所述管状臂体2的数目为2N个,且N为正整数;各个管状臂体2呈放射状等距排列,且各个管状臂体2的尾端通过中心板1固定在一起;各个管状臂体2的首端均安装有电动机3;各个电动机3上均连接有螺旋桨4;各个管状臂体2的内腔均填充有减震吸音材料7。
各个管状臂体2均采用铝合金或碳纤维制成。
所述减震吸音材料7为发泡硅胶。
具体实施时,管状臂体2的数目为四个(如图1所示)或六个(如图2所示)或八个(如图3所示)。管状臂体2为矩形管状臂体(如图5所示)或圆管状臂体(如图6所示)。减震吸音材料7中埋设有穿线管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杰,未经张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8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伞舱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多用途任务设备挂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