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马达以及指针式表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77155.6 | 申请日: | 2015-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4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保科哲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曹振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马达 以及 指针 表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系的末级齿轮被壳体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齿轮马达以及指针式表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指针式表示装置等中,使用在壳体的内部具有马达以及齿轮系的齿轮马达,且指针固定于齿轮马达的输出部。在所述齿轮马达的齿轮系中,能够与输出部一体旋转的末级齿轮被壳体支承为能够旋转。(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昭54-1012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4-251656号公报
在齿轮马达中,若末级齿轮因从外部等传递来的振动而振动,则指针也振动,因此,这不是理想的。因此,优选末级齿轮在轴线方向的两侧被径向轴承支承。并且,从抑制末级齿轮振动的观点来看,优选末级齿轮通过弹簧部在轴向上支承于壳体,但在专利文献1、2中没有关于所述轴向支承部的记载。并且,在末级齿轮通过弹簧部被向轴线方向的一侧施力的情况下,在轴线方向的一侧支承末级齿轮的轴向支承部中滑动阻力增大,但用于阻止滑动阻力增大的结构也没有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末级齿轮的滑动阻力增大,且能够抑制末级齿轮振动的齿轮马达以及具有该齿轮马达的指针式表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齿轮马达的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壳体部件;第二壳体部件,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一侧重叠而配置;马达部,所述马达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以及齿轮系,所述齿轮系配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且将所述马达部的旋转传递至输出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具有第一径向轴承,所述第一径向轴承将在所述齿轮系中能够与所述输出部一体旋转的末级齿轮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具有第二径向轴承,所述第二径向轴承将所述末级齿轮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末级齿轮以及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中的一方具有第一轴向支承部,所述第一轴向支承部具有与所述末级齿轮以及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中的另一方抵接且将所述末级齿轮向轴线方向的一侧施力的弹簧部,所述末级齿轮以及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方具有第二轴向支承部,所述第二轴向支承部在所述末级齿轮的绕着轴线的一部分处沿轴线方向与所述末级齿轮以及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方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相对于末级齿轮形成有第一径向轴承、第二径向轴承、具有弹簧部的第一轴向支承部以及第二径向支承部,因此能够抑制末级齿轮因从外部等传递来的振动而振动。在此,由于末级齿轮通过第一轴向支承部的弹簧部被向轴线方向的一侧施力,因此,第二轴向支承部处的接触压力较大,但在第二轴向支承部,末级齿轮与第二壳体部件在绕着轴线的一部分处抵接。因此,第二轴向支承部处的滑动阻力较小。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第二轴向支承部绕着所述轴线以180°以下的节距角形成有多个。根据所述结构,能够通过第二轴向支承部可靠地支承末级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第二轴向支承部成为绕着所述轴线呈圆弧状延伸的面。根据所述结构,能够通过第二轴向支承部可靠地支承末级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第二轴向支承部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一侧形成。根据所述结构,能够通过第二轴向支承部可靠地支承末级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第二径向轴承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向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突出。根据所述结构,由于第二径向轴承能够以轴线方向的较长的尺寸支承末级齿轮,因此能够以稳定的姿势支承末级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第二径向轴承中向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一侧突出的部分的至少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侧的端部绕着所述轴线被分割成多个。根据所述结构,能够降低第二径向轴承处的滑动阻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第二轴向支承部由在所述第二径向轴承中朝向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侧的端面构成。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利用第二径向轴承构成第二轴向支承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第一轴向支承部由板状的弹簧部构成,所述弹簧部在所述末级齿轮中形成于在外周面形成有外齿的圆板部。根据所述结构,能够不使用分体的弹簧来构成弹簧部。
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齿轮马达能够用于指针式表示装置,所述指针式表示装置具有固定于所述输出部的指针。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末级齿轮、所述输出部以及所述指针由透光性部件构成,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侧配置有光源部,所述光源部使照明光射入所述末级齿轮的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侧的端部。根据所述结构,由于无论指针位于何处,都能照射指针以及指针的周边,因此易于目视确认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71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