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简易快速管壳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5900.3 | 申请日: | 2015-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3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冰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简易 快速 管壳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小型简易快速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化工、能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换热器作为热量转换的常用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换热器采用直线传热管束,体积大,传热系数小。本实用新型采用管壳式结构和螺旋传热管,结构简单,流体介质接触面积大,传热效率高,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小型简易快速管壳式换热器,采用管壳式结构和螺旋传热管,结构简单,流体介质接触面积大,传热效率高,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简易快速管壳式换热器,主要由壳体、半圆弧密封板、管板、接管甲、接管乙、接管丙、接管丁、螺旋传热管、排泄口、折流板和桩腿组成,所述壳体固定在两根桩腿顶部,壳体为圆筒形结构,壳体两侧焊接有半圆弧密封板,壳体底部设有平面,所述壳体顶部分别设有接管甲和接管乙,壳体底部的平面设有排泄口,所述半圆弧密封板与管板形成管箱,所述半圆弧密封板两侧分别设有接管丙和接管丁,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一根与壳体同轴的螺旋传热管,所述螺旋传热管为中空螺旋导热管,所述螺旋传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与壳体焊接的两块管板上,两块管板之间形成壳程流体通道,所述螺旋传热管穿过中间折流板,折流板焊接在壳体内部。
换热器工作时,壳程热源流体从所述接管甲流入壳体内,通过折流板从接管乙流出,管程流体从所述半圆弧密封板的接管丙流入,通过螺旋传热管内孔从另一侧半圆弧密封板的接管丁流出,所述排泄口用于换热器的清洗,所述螺旋传热管可增大湍流程度,达到快速传热,提高换热效率。所述折流板降低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穿过螺旋传热管,增强传热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上图中:壳体1、半圆弧密封板2、管板3、接管甲4、接管乙5、接管丙6、接管丁7、螺旋传热管8、排泄口9、折流板10、桩腿11。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壳体1、半圆弧密封板2、管板3、接管甲4、接管乙5、接管丙6、接管丁7、螺旋传热管8、排泄口9、折流板10和桩腿11组成,所述壳体1固定在两根桩腿11顶部,壳体1为圆筒形结构,壳体1两侧焊接有半圆弧密封板2,壳体1底部设有平面,所述壳体1顶部分别设有接管甲4和接管乙5,壳体1底部的平面设有排泄口9,所述半圆弧密封板2与管板3形成管箱,所述半圆弧密封板2两侧分别设有接管丙6和接管丁7,所述壳体1内部安装有一根与壳体1同轴的螺旋传热管8,所述螺旋传热管8为中空螺旋导热管,所述螺旋传热管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与壳体1焊接的两块管板3上,两块管板3之间形成壳程流体通道,所述螺旋传热管8穿过中间折流板10,折流板10焊接在壳体内部。
换热器工作时,壳程热源流体从所述接管甲4流入壳体1内,通过折流板10从接管乙5流出,管程流体从所述半圆弧密封板2的接管丙6流入,通过螺旋传热管8内孔从另一侧半圆弧密封板2的接管丁7流出,所述排泄口9用于换热器的清洗,所述螺旋传热管8可增大湍流程度,达到快速传热,提高换热效率。所述折流板10降低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穿过螺旋传热管8,增强传热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管壳式结构和螺旋传热管,结构简单,流体介质接触面积大,传热效率高,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59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