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测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5582.0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9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朱亮;杨明楠;刘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P5/00 | 分类号: | G01P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测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测流装置,可用于野外地质勘测中进行地表水测流。
背景技术
地表水流速、流量调查是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及污染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流速又是计算流量的一个关键数据,因此快速、准确地测量水流速度将大大提高野外工作效率。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成熟的测流仪器,使用较普遍的有旋浆式流速仪、电磁式流速仪、多普勒流速仪等,但这些仪器野外携带不便,易损坏且成本较高,多在固定的水文测站使用。野外多使用浮标法测流,即测定浮标通过在河流中相距一定距离的两点的时间即可求出流速,浮标测流因其适用条件要求低,操作简便易行而被广泛应用,但仍存在问题。浮标不一定按照直线流动而且受天气及水面漂浮物的影响较大,人工视距测量和计时方面都存在误差,而且往往测得的只是水体表层的流速,以上因素导致浮标法的最大的缺点是测量较为粗略。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便携式测流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测流装置,其可快速、便捷的得到水体的流速,且结构简单、方便携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便携式测流装置,其包括外套管、位于所述套管内的内管、以及位于所述外套管顶部的角度读取装置;所述外套管呈倒T型并设有横向管及垂直于所述横向管的竖向管,所述横向管与竖向管连通,且横向管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内管呈L型且设有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设于所述外套管的竖向管内,所述水平段设于所述横向管内且朝向所述横向管的进水口延伸。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便携式测流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外套管上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以及连接于所述内管上的第三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位于所述进水口处和出水口处,所述第三阀门连接于所述内管的水平段上,且第三阀门相较于所述第一阀门更靠近所述进水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度读取装置内设有角度盘及指针,所述指针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的指向,所述外套管表面设有角度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测流装置结构简单,便携性非常好,可适用于野外测流用途,且操作简单,能快速、准确的得到水流的流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测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测流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在流速为零时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测流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在流速为v时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测流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测流装置100,包括外套管10、位于所述套管内的内管20、连接于所述外套管10上的第一阀门30和第二阀门40、连接于所述内管20上的第三阀门50、以及位于所述外套管10顶部的角度读取装置60。
所述外套管10呈倒T型的三通管,其设有横向管11及垂直于所述横向管11的竖向管12,所述横向管11与竖向管12连通,其中,所述横向管11设有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进水口A和出水口B,所述第一阀门30和第二阀门40分别位于所述进水口A侧和出水口B侧,分别用于控制进水口A和出水口B的开启或闭合。另外,所述外套管10为透明材质,其表面设有刻度线。
所述内管20呈L型,其设有竖直段21和水平段22,所述竖直段21设于所述外套管10的竖向管12内,所述水平段22则设于所述横向管11内且朝向横向管11的进水口A延伸,其中,所述第三阀门50连接于所述水平段22上,且相较于所述第一阀门30更靠近所述进水口A。所述内管20和外套管10为同心管,两者间设有间隙。
所述角度读取装置60内设有角度盘及指针,所述指针始终处于竖直向下的指向,所述外套管表面设有角度刻度线。当测流装置100被倾斜摆放时,可显示出当前倾斜或旋转的角度,如图2所示。
野外测流时,将本实用新型测流装置100放置于河水中,设河流流速为v,并使第一阀门30、第二阀门40及第三阀门50均保持开启状态,将外套管10的进水口A侧对准来水方向。
当内管20和外套管10中的液面稳定后,读取当前状态下角度盘的读数ω,即为测流装置100当前的倾斜角度,然后,依次关闭第一阀门30、第二阀门40及第三阀门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55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蚊钉枪匣
- 下一篇:一种大电解电容安装与焊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