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罩板堵塞的LED灯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75419.4 | 申请日: | 2015-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6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万通时达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10;F21V17/16;F21V17/1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10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堵塞 led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具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带有罩板堵塞的LED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形灯、洗墙灯等LED灯的壳体两端一般通过堵头密封以防进水,由于工艺需要,密封过程需要先将电路板和壳体两端的堵头进行整体灌胶,以将电路板和经过堵头伸出灯体外部的导线全部密封,然后将其中一端的堵头拆下,将玻璃盖板或PC盖板插接在壳体上方并进行密封,最后再把拆下的堵头安装回去并再次灌胶密封。
上述过程不但工艺复杂,直接影响生产效率,而且由于堵头和电路板、壳体已经通过灌胶连为一体,在拆下堵头的过程中,会将灌好的胶撕裂,使电路板暴露出来,即使进行二次灌胶密封,其密封效果也难以得到保证,存在较大的进水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LED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罩板堵塞的LED灯具,包括灯具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灯具本体上的堵塞,所述灯具本体设有一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腔体前端的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堵塞插槽以及排水孔,所述堵塞插接在所述堵塞插槽内,所述腔体内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接线孔,所述腔体内还设有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堵塞中间部位设有弹性卡片,所述弹性卡片的末端设有卡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堵塞两端设有定位块,所述堵塞插槽两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块对应的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堵塞插槽设置在所述前面板上部,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前面板中部,所述接线孔设置在所述排水孔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对称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两侧壁上并凸出所述腔体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部对称设置在所述接线孔两侧并凸出所述腔体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内侧,所述第二连接部凸出所述腔体外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凸出所述腔体外部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面板两端设有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时,先将本灯具安装在线形灯、洗墙灯等LED灯的壳体两端,然后将本灯具、壳体以及电路板整体灌胶,再将罩板通过堵塞插槽插入壳体,最后装上堵塞,而无需将堵头拆下,再安装罩板,然后将堵头装回,最后进行二次灌胶,即使进水排水孔也能够将水排出,不但减少了LED灯的组装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节省了原材料,提高了LED灯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灯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堵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LED灯的组装示意图。
图中标记:1-灯具本体;11-腔体;12-前面板;13-堵塞插槽;131-定位槽;14-排水孔;15-接线孔;16-第一连接部;17-第二连接部;18-螺栓孔;2-堵塞;21-弹性卡片;22-卡钩;23-定位块;3-壳体;4-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有罩板堵塞的LED灯具,包括灯具本体1以及设置在灯具本体1上的堵塞2。
灯具本体1设有一腔体11以及设置在腔体11前端的前面板12,前面板12上开设有与腔体11连通的堵塞插槽13以及排水孔14,堵塞2插接在堵塞插槽13内,腔体11内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接线孔15,前面板12两端还设有用于与LED灯壳体连接的螺栓孔18。
堵塞插槽13设置在前面板12上部,排水孔14设置在前面板12中部,接线孔15设置在排水孔14下方。
腔体11内还设有用于与LED灯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6以及第二连接部17,第一连接部16对称设置在腔体11的两侧壁上并凸出腔体11的外部;第二连接部17对称设置在接线孔15两侧并凸出腔体11的外部,第二连接部17位于第一连接部16内侧;第二连接部17凸出腔体11外部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部16凸出腔体11外部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万通时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万通时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5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