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丝扣式泄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5301.1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4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曹许明;曹思强;聂怀亮;慕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许明 |
主分类号: | E21B34/06 | 分类号: | E21B34/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8300 陕西省榆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丝扣式泄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抽油检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丝扣式泄油器。
背景技术
在油井采油过程中需要使用管泵系统,油杆拉动抽油泵内的活塞做上下运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井底的原油进入泵桶,并不断被顶向抽油泵上方的油管,直至到达地面。
在长期工作的情况下,管泵系统难免会出现故障,例如常见的断杆、断扣、断活塞,泵卡死以及油管破裂等。当出现这些故障时,都需要先使用泄油器进行泄油,之后再进行维修。销钉式泄油器是目前石油工具领域广泛应用的泄油器,通过将其安装在油井内抽油泵的下方,泄油时人为从井口投下一根油杆断截,使该泄油器的销钉被砸破,实现泄油,该泄油器工作的前提是必须把油杆和活塞拔出,对于断杆、断扣、断活塞以及泵卡死,都需要先拔出断掉的上半部分油杆再拔油管,由于下半部分油杆和活塞尚未拔出,因此该泄油器无法将油泄掉。修井工人只能在井场适合的位置用铁锹挖一个二至三立方米的坑,用来盛放管内的原油,由于坑的面积限制,防止交叉作业带来伤害,通常只能一到两个人同时作业,夏秋季需要1.5个小时左右,春冬季地面被冻住,需要4个小时左右才能挖好,额外增加了作业量以及作业时间。与此同时,油管拔出时管内的原油四处飞溅,增加了工人的作业难度,对设备和井场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对原油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在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无需拔出油杆和活塞进行泄油的反丝扣式泄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设置在套管内的油管,油管尾部通过双头螺管连接封隔器;所述的双头螺管两端具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的油管尾部通过油管接箍与双头螺管的正丝端连接,所述的封隔器通过封隔器接箍与双头螺管的反丝端连接;所述的油管接箍、双头螺管以及封隔器接箍均设置在壳管内,壳管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泄油孔。
所述的封隔器采用单向卡瓦支撑式封隔器。
所述的封隔器采用Y211封隔器。
所述的封隔器与封隔器接箍之间经连接管连接,连接管的两端具有正螺纹,封隔器接箍具有正反双向螺纹,封隔器接箍反向螺纹部分与双头螺管的反丝端连接,封隔器接箍的正向螺纹部分与连接管连接,封隔器与连接管另一端的正向螺纹连接。
所述的壳管由上壳管与下壳管组合而成,上壳管与下壳管上分别开设有油管与连接管的穿出孔,所述的油管接箍以及封隔器接箍的外径均大于穿出孔的孔径。
所述的上壳管与下壳管之间螺纹连接。
所述的上壳管穿出孔安装有上防脱片,所述的下壳管穿出孔安装有下防脱片。
所述的壳管表面均匀开设有八个泄油孔。
所述的双头螺管两端的螺纹为外螺纹,油管接箍和封隔器接箍具有内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油管尾部与封隔器之间通过双头螺管连接,双头螺管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油管尾部通过油管接箍与双头螺管的正丝端连接,封隔器通过封隔器接箍与双头螺管的反丝端连接,当需要进行泄油时,在井口利用液压钳顺时针转动油管,双头螺管的反丝端与封隔器接箍逐渐脱开,油管接箍、双头螺管以及封隔器接箍均设置在壳管内,封隔器与双头螺管脱开后,油管内的油液流入壳管内,壳管的表面开设有泄油孔,通过泄油孔将油液泄出。本实用新型在泄油时无需拔出油杆和活塞,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降低了工人的作业难度,大大减少了对设备和井场的污染,避免了原油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壳管由上壳管与下壳管组成,壳管采用分体式组合结构,便于壳管内部组件的拆装,上壳管与下壳管上分别开设有油管与连接管的穿出孔,油管接箍以及封隔器接箍的外径均大于穿出孔的孔径,这样使得泄油后装置整体不会分离,油管接箍以及封隔器接箍挂在壳管内部,通过提升管柱能够整体取出,解决了组件打捞的问题。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上壳管穿出孔安装有上防脱片,下壳管穿出孔安装有下防脱片,防脱片能够缩小穿出孔的孔径,进一步防止整体分离,增加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上防脱片与上壳管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下防脱片与下壳管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油管;2.油管接箍;3.双头螺管;4.封隔器接箍;5.连接管;6.封隔器;7.上壳管;8.下壳管;9.上防脱片;10.下防脱片;11.泄油孔;12.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许明,未经曹许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5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