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电解尾气吸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74103.3 | 申请日: | 2015-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0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陆世红;资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B01D53/78;C02F10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200 江苏省徐州市睢***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尾气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处理装置,确切地说公开了一种微电解尾气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电解常用于环境保护中,特别是对污水的处理中,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其原理就是利用铁-碳颗粒之间存在着电位差而形成了无数个细微原电池,这些细微原电池是以电位低的铁成为阳极而腐蚀,电位高的碳作阴极,在含酸性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映。反映的结果是铁受到腐蚀变成二价铁离子进入溶液,对内电解反应器的出水调节PH值到9左右,由于铁离子与氢氧根作用形成了具有混凝作用的氢氧化铁,它与污染物中带微弱负电荷的微粒异性相吸,形成比较稳定的絮凝物也称铁泥而去除,达到降解目的。通常作为微电解池的容器多为敞口状,易于操作及搅拌。但是很多微电解发生时,会产生很多异味,甚至产生含有酸性的气体,这些反应生成物大多无法处理,自由挥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甚至对人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一种微电解尾气吸收装置,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新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电解池(1)、吸收罐(2)、收集管(3)、排空管(4)、收集罩(5)、第一风机(6)、第二风机(7)、排污阀(8)、填料(9)及中和液(10);电解池(1)经管道连接吸收罐(2),将尾气排入吸收罐,经药剂中和后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池(1)为圆筒状,其上口部密封固接收集罩(5),所述的收集罩(5)顶部固接收集管(3),收集管(3)连接第一风机(6),然后连接到吸收罐(2),并使收集管(3)延伸至吸收罐(2)内的中和液(10)的液面下,所述的吸收罐(2)的底部设置排污管并连接排污阀(8),在吸收罐(2)的顶部设置排空管(4),排空管连接第二风机(7)。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改装方便,制造成本低,避免了电解池产生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1)电解池、(2)吸收罐、(3)收集管、(4)排空管、(5)收集罩、(6)第一风机、(7)第二风机、(8)排污阀、(9)填料及(10)中和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由电解池(1)、吸收罐(2)、收集管(3)及排空管(4)构成本实用新型主体。
实施例,将填料(9)置入电解池(1)中,并加盖收集罩(5)密封,电解时电解池(1)内产生的有害气体,经收集罩(5)汇集后在第一风机(6)的作用下,由收集管(3)送入吸收罐(2)内,并深入中和液(10)中和后浮出液面,经第二风机(7)由排空管(4)排出。当中和液(8)饱和后,打开排污阀(8)将中和液(10)排出,重新置入新的中和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41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水淡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酚氰污水自动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