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洗发机器人揉搓推动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73771.4 | 申请日: | 2015-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3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泽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洗发 机器人 揉搓 推动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发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洗发机器人上的用于对揉搓单元进行前推驱动的推动单元。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头发需要经常进行清洗,现有对头发进行清洗主要是通过手工进行的,手工对头发进行清洗工作量大,清洗操作麻烦,而且清洗效果不能保证。在一些美容美发场所,由于顾客相对较多,仅凭人工进行洗发操作,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在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行业运行成本高。
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对头发进行清洗的装置,这些清洗装置上要求设置一些揉搓功能单元,以便对头发进行揉搓清洗。但揉搓单元本身的揉搓区域相对有限,而且不同人的头型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揉搓单元在移动后,还要适应头部的曲面而进行下压,以便揉搓单元紧贴头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洗发机器人揉搓推动单元,该推动单元能够使洗发机器人上的揉搓单元很好地适应头部曲面。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洗发机器人揉搓推动单元,包括电机和外壳,其特征在于,外壳的截断面呈凵形,外壳上桥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摆轴,摆轴的中部位置处固定有齿轮,摆杆伸出到外壳的端部上固定有摆臂,两只电机固定在外壳内,电机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本推动单元作为一个功能系统,通过铰链系统与揉搓单元传动联接,铰链机构联接在摆臂的外端部,摆臂转动后带动铰链系统动作,而使揉搓单元前压,以适应头部各部分的不同曲面。
电机一端与外壳的底面固定,在外壳内于电机的另一端处压接有压板,电机动力输出轴穿过压板,压板固定在外壳的内侧面上。通过压板的设置,使得电机在外壳中的位置稳定性好。
两只电机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联接固定有下联接杆,两只电机另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联接固定有上联接杆。通过两根联接杆对两只电机的固定联接,使得两只电机形成一个整体,两只电机输出的动力一致性好,且便于对电机在外壳中的位置进行固定。
上联接杆和下联接杆均联接固定在外壳的侧壁上。这使得便于对电机在外壳中的位置进行固定,电机在外壳中的位置稳定性好。
摆轴的两端侧上分别设有两只固定轮,固定轮固定在外壳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固定轮,便于对摆轴在外壳上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定,能够有效保证摆轴在外壳上的轴向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推动单元可以带动揉搓单元前压,在进行洗发作业时,使得揉搓单元能够紧贴头部表面,从而能够有效保证洗发时的效果。通过设置所述的外壳,并把电机固定在外壳中,电机本身在外壳中的位置稳定性好,而且本推动单元可以作为一个单一的整体,接受其它结构的动力而发生位置的变化,使得揉搓单元的工作区域大,保证洗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推动单元应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推动单元应用状态下去除外壳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推动单元应用状态下去除部分外壳后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中,本实用新型智能洗发机器人揉搓推动单元用于对揉搓单元进行推动,以使揉搓单元在洗发作业时压向头部。结构包括外壳3,外壳3呈凵形,外壳3内固定有两只电机8,两只电机8通过铰链机构1为揉搓单元提供前推力,使揉搓单元压向人体的头部。
与两只电机8相对应,在外壳3上桥接有两根摆轴2,两根摆轴2相互平行。摆轴2的两端部均伸出到外壳3的外侧,在摆轴2的两端部固定有摆臂4,铰接在外壳3上的铰链机构1与摆臂4的外端部相铰接在一起,摆臂4在摆轴2的带动下转动后,摆臂4促使铰链机构1作往复动作。
摆轴2的中部位置处固定有齿轮5,齿轮5位于外壳3内。电机8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蜗杆11,蜗杆11与齿轮5相啮合。为对摆轴2在外壳3上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定,一根摆轴2上套接有两只固定轮9,摆轴2相对于固定轮9轴向固定,固定轮9贴合固定在外壳3的内侧面上,两只固定轮9在摆轴2的轴向上具有间隔。
电机8的一端与外壳3的内底面贴合固定,在外壳3内固定有压板7,压板7压接在电机8的另一端部,电机8的动力输出轴穿过压板7,压板7与外壳3的侧壁固定在一起。为了进一步增加电机8在外壳3中的位置稳定性,电机8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联接有一根下联接杆6,电机8另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联接有一根上联接杆10,上联接杆10和下联接杆6使得两只电机8被固定成一体。通过紧固螺栓,而使得上联接杆10和下联接杆6被联接固定在外壳3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泽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泽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37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厨房机器人
- 下一篇:机械助力臂的主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