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规则的机床防水侧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3301.8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3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赖立迅;唐建明;孙德新;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创胜特尔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8 | 分类号: | B23Q11/0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21316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规则 机床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非规则的机床防水侧窗结构。
背景技术
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切削液的配合,从而对加工位点进行冷却,避免加工位点较热。而切削液通常以一定的压力喷出,通常为4~5kg压力,因此在机床加工过程中切削液随机喷溅,虽然机床上具有机架,但是由于切削液压力的存在,切削液仍会从机架上间隙钻出,如机架上窗户的缝隙处。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窗户与机架之间设置密封圈,从而填充机架与窗户之间的缝隙,但是密封圈在切削液腐蚀以及机床工作环境的影响下寿命大大减少,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而且为了美观,需要将窗体设置成非规则形状,如将窗体上框体倾斜设置的非规则窗,而且为了维修方便等,需要将窗户设置成能够开合的形式。上述窗体与机架之间的密封性不好控制,尤其是窗体与机架铰接处,及时采用密封圈,其窗体与机架铰接处仍可能存在一定的间隙,切削液容易从其间隙处漏到机架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切削液从窗户与机架的间隙溅出的不足,提供一种非规则的机床防水侧窗结构。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实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非规则的机床防水侧窗结构,包括机架和窗体,所述机架内侧设置有安装所述窗体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开口均朝向窗体的上U型槽、下U型槽、第一侧U型槽、第二侧U型槽和挡板;所述挡板呈V型,所述上U型槽、下U型槽、第一侧U型槽和第二侧U型槽均设置在挡板内;
所述窗体四周边缘设置有朝向边框的上折边、下折边、第一侧折边和第二侧折边;所述窗体靠近第一侧折边的一端设置有轴孔,所述边框上设置有转轴,所述窗体通过所述轴孔和转轴转动设置在边框上,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侧U型槽内;所述窗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上折边位于所述上U型槽内,所述下折边位于所述下U型槽内,所述第一侧折边位于所述第一侧U型槽内,所述第二侧折边位于所述第二侧U型槽内。
进一步地,为防止切削液从窗体与下U型槽和上U型槽之间的间隙溅出,所述的上折边和下折边均设置有折弯端,所述上折边的折弯端和下折边的折弯端相对设置,所述的折弯端高度低于所述上U型槽和下U型槽的底壁的宽度。
进一步地,为避免切削液从第二侧折边与第二侧U型槽之间的间隙溅出,所述的第二侧折边上设置有朝向第一侧折边的折弯边,所述折弯边宽度小于第一侧U型槽底壁的宽度。这样即使有切削液进图第二侧折边与第二侧U型槽之间,折弯边与第二侧U型槽底壁也会进一步消减切削液的压力,避免溅出。
作为优选,为便于窗体的开合,所述的上U型槽、下U型槽、第一侧U型槽和第二侧U型槽远离机架的侧壁相比于靠近机架的侧壁高度较低。使得窗体能够尽可能嵌入边框,有利于防水。
作为优选,为进一步避免窗体与机架铰接处有切削液溅出,所述第一侧U型槽外侧还设置有开口朝向机架的第三侧U型槽,所述第三侧U型槽靠近第一侧U型槽开口的侧壁长度小于第一侧U型槽的底壁宽度。第一侧U型槽和第三侧U型槽能够将铰接处围合起来,避免溅出切削液。
有益效果,本申请中将窗体边缘嵌装在U型槽内,并在U型槽外设置挡板,有效避免切削液从窗体和机架之间的缝隙溅出,尤其是将转轴设置在第一侧U型槽内,有效避免了窗体与机架铰接处有切削液溅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窗体处于打开状态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3是图2A-A方向剖视图;
图4是图3A处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3B处结构放大图;
图6是图3C处结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8是图7B-B方向剖视图;
图9图8A处结构放大图;
图10是图8B处结构放大图;
图11是图8C处结构放大图;
图12是图8D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机架,11.挡板,12.第一侧U型槽,13.第三侧U型槽,14.第二侧U型槽,15.上U型槽,16.下U型槽,2.窗体,21.转轴,22.第一侧折边,23.第二侧折边,24.折弯边,25.折弯端,26.下折边,27.上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创胜特尔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创胜特尔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33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框架式龙门铣床水准仪中心找正工装
- 下一篇:一种倒棱机托辊中心自动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