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流化床干燥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73141.7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8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谢洪清;查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先锋干燥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3/08 | 分类号: | F26B3/08;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王凝 |
| 地址: | 2131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流化床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新型流化床干燥机,属于干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流化技术起源于1921年。流化床干燥器又称沸腾床干燥器,流化干燥是指干燥介质使固体颗粒在流化状态下进行干燥的过程。流化干燥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由于物料和干燥介质接触面积大,同时物料在床内不断地进行激烈搅动,所以传热效果良好,热容量系数大,可达(2.3-7.0)×kW/m3·K;
(2)由于流化床内温度分布均匀,从而避免了产品的任何局部的过热,所以特别适用于某些热敏物料干燥;
(3)在同一设备内可以进行连续操作,也可进行间歇操作;
(4)物料在干燥器内的停留时间,可以按需要进行调整,所以产品含水率稳定;
(5)干燥装置本身不包括机械运动部件,从而设备的投资费用低廉,维修工作量较小。
在我国,流化床干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化肥、颜料、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二酯、药物原料、塑料等方面。
目前的流化床干燥机往往所有粒径的物料都在同一床面上流动,不同粒径的物料接受的风强和干燥时间一样,导致物料干燥程度不同,影响成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原料分级以达到最佳干燥效果的新型流化床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流化床干燥机,包括流化床外壳,设置于流化床外壳顶部的排气口,设置于流化床外壳左侧上部的进料口,设置于流化床外壳底部的进气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流化床、下流化床、挡板、气流分配装置、上出料口、下出料口和气流补偿管;
所述上流化床和下流化床设置于流化床外壳内,上流化床由筛床和流化床连接而成,所述筛床水平设置于靠近进料口的一侧,流化床沿物料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与上出料口连接;所述下流化床沿物料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与下出料口连接;挡板设置于流化床外壳内,筛床与流化床连接部分的正上方;
所述气流分配装置包括主管和副管,所述主管与流化床外壳上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副管与气流补偿管连接,所述气流补偿管设置于流化床外壳内,所述气流补偿管上设有若干个漏斗型开口。
本实用新型将物料通过筛网先进行分级,粗粒径和细粒径的物料颗粒分别在上流化床和下流化床进行干燥,并对上流化床的物料颗粒进行热空气补偿供给,以使上流化床物料接受的风强大于下流化床物料,使上流化床上粗粒径物料与下流化床上细粒径物料达到同样的干燥程度,提高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流化床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新型流化床干燥机,包括流化床外壳1,设置于流化床外壳顶部的排气口11,设置于流化床外壳左侧上部的进料口12,设置于流化床外壳底部的进气口13;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流化床2、下流化床3、挡板4、气流分配装置5、上出料口6、下出料口7和气流补偿管8;
所述上流化床2和下流化床3设置于流化床外壳1内,上流化床2由筛床21和流化床22连接而成,所述筛床21水平设置于靠近进料口12的一侧,流化床22沿物料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与上出料口6连接;所述下流化床3沿物料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与下出料口7连接;挡板4设置于流化床外壳1内,筛床21与流化床22连接部分的正上方;
所述气流分配装置5包括主管51和副管52,所述主管51与流化床外壳1上的进气口13连接,所述副管52与气流补偿管8连接,所述气流补偿管8设置于流化床外壳1内,所述气流补偿管8上设有若干个漏斗型开口81。
工作时,送料泵将液化物料从进料口送入筛床上,在筛床上细粒径的物料漏到下流化床上,粗粒径的物料留在上流化床上,分别进行流化干燥。加热的蒸气大部分通过气流分配装置的主管进入流化床外壳内,对下流化床及上流化床的物料进行加热,少部分从副管进入气流补偿管中,对上流化床的物料进行加热,控制主管及副管的蒸气流量比例,使上下流化床的物料得到同样程度的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先锋干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先锋干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31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