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补强片的车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2653.1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6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伯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补强片 车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补强片的车顶。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车顶区域设置有车顶增强零件,这种零件简称为车顶补强片。 该补强片质量轻,刚度高,通过和车顶的连接,可以增强车顶的刚度, 改善和降低车内噪音,而且还具有隔热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补强片与车顶的连接方法通常是使用由机器胶枪设备 打出的快干型的粘胶将车顶与补强片进行粘接。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向车顶粘接补强片的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 的A-A向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在补强片1的安装 过程中,首先需要由涂胶机器人按照指定的路径C涂覆胶层3。涂胶完 毕后。通过定位安装机器人负责抓取补强片1,然后然后沿着位置虚线D 粘贴在车顶2上,粘贴需要一定的安装力,同时需要抽真空的工艺,否 则具有一定硬度和密度的胶层3无法被压扁贴合。
现有技术中的车顶结构具有如下缺点:
1、在对补强片的粘接过程中,胶层3开启后和空气接触,容易产生 化学变化,导致硬化以及过期,所以需要尽快由下一道机器人安装工位 尽快完成,一旦没有快速进行下一道工序,则会影响胶层的粘接功能。
2、胶层具有一定硬度,压平过程需要一定的保压时间,需要花费一 定的安装工时,容易在工艺过程中产生瓶颈。
3、使用粘胶工艺,对于整车厂的投入较大,需要上千万甚至过亿的 设备投资,包括上料、涂胶、安装机器人设备等,并且整个工艺布置还 将占用较大的工厂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补强片的车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补强片的车顶,包括车顶和补强片,其 中:
所述带有补强片的车顶还包括双面胶带,所述双面胶带的第一侧面 与所述补强片粘接固定,所述双面胶带的第二侧面与所述车顶粘接固定。
如上所述的带有补强片的车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双面胶带设 置有多段,多段双面胶带平行地布设在所述补强片上。
如上所述的带有补强片的车顶,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沿着所述 补强片边侧的周向布设的多段双面胶带。
如上所述的带有补强片的车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双面胶带呈 螺旋状布设在所述补强片上。
如上所述的带有补强片的车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补强片为非 金属补强片。
如上所述的带有补强片的车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补强片为矩 形平板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补强片的车顶通过双面胶带连接补强片和车 顶,不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胶层容易发生化学变化的问题,而且不需要 大规模的涂胶机器人,简化了安装工艺,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向车顶粘接补强片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补强片的车顶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图3中的B-B向剖视图;
图5a为双面胶带的第一种布设方式示意图;
图5b为双面胶带的第二种布设方式示意图;
图5c为双面胶带的第三种布设方式示意图;
图5d为双面胶带的第四种布设方式示意图;
图5e为双面胶带的第五种布设方式示意图;
图5f为双面胶带的第六种布设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 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 “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 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补强片的车顶的结构分解图,图 4为图3中的B-B向剖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补强片的车顶, 包括车顶2和补强片1。其中,所述带有补强片的车顶还包括双面胶带4, 所述双面胶带4的第一侧面与所述补强片1粘接固定,所述双面胶带4的第 二侧面与所述车顶2粘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2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过滤网的水箱上横梁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电动助力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