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无乳链球菌的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1483.5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7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郭旭光;夏勇;庄雅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旭光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胡杰 |
地址: | 5104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链球菌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涉及一种检测无乳链球菌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无乳链球菌是一种β溶血链球菌,寄居于人的下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在成年女性的阴道和直肠内有15%至40%的人可以检测出无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成为继大肠埃希菌外,最常见的生殖道细菌,导致该类女性分娩的新生儿感染该菌的比例比较高。
现有的检测方法多采用PCR扩增,检测时对硬件要求较高,耗时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无乳链球菌的检测器具,以实现快速、经济的进行无乳链球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检测无乳链球菌的试剂盒,采用该试剂盒后,可以方便、快速的对无乳链球菌进行检测。
其技术方案如下:
检测无乳链球菌的试剂盒,包括盒体、缓冲体及多个试剂瓶;缓冲体为柔性,放置于盒体内,缓冲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放置插孔,试剂瓶内分别装有检测无乳链球菌的测试试剂,各试剂瓶分别置于放置插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所述盒体为方形,与此相对应,所述缓冲体也为方形。
在所述缓冲体上设置的所述放置插孔为七个,与此相对应,所述试剂瓶也为七个,分别为:反应液试剂瓶、检测无乳链球菌的引物试剂瓶、聚合酶试剂瓶、荧光染料试剂瓶、阳性对照试剂瓶、超纯水试剂瓶、密封液试剂瓶。
七个所述试剂瓶排为两列,第一列为四个,第二列为三个。
所述缓冲体为海绵垫。
所述放置插孔上方呈圆柱形,其下部直径逐渐变小。
所述试剂瓶的上端相对于所述缓冲体的上表面露出。
在所述缓冲体的上方设有片状的缓冲层,该缓冲层也位于盒体内。
所述缓冲层为海绵垫。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在使用时,将各个试剂瓶分别置于各个放置插孔内,避免各个试剂瓶相互碰撞,缓冲体可以吸收震动,避免试剂瓶破碎;盒体可以从外侧对试剂瓶进行保护。
2、在缓冲体上设有七个试剂瓶,分别为反应液试剂瓶、检测无乳链球菌的引物试剂瓶、聚合酶试剂瓶、荧光染料试剂瓶、阳性对照试剂瓶、超纯水试剂瓶、密封液试剂瓶;采用该七个试剂瓶可以用于对无乳链球菌进行检测。
3、所述放置插孔上方呈圆柱形,其下部直径逐渐变小,可以方便的将各试剂瓶插入放置插孔中,下部直径逐渐变小,可以通过插入深度的不同调节试剂瓶与缓冲体之间的配合松紧,减少试剂瓶在缓冲体内的晃动。
4、所述试剂瓶的上端相对于所述缓冲体的上表面露出,以方便测试时取用。
5、在所述缓冲体的上方设有片状的缓冲层,通过该片状的缓冲层可以对试剂瓶的上部进行保护,避免试剂瓶从上方脱出放置插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试剂盒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盒体,20、缓冲体,21、放置插孔,31、反应液试剂瓶,32、引物试剂瓶,33、聚合酶试剂瓶,34、荧光染料试剂瓶,35、阳性对照试剂瓶,36、超纯水试剂瓶,37、密封液试剂瓶,40、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检测无乳链球菌的试剂盒,包括盒体10、缓冲体20及多个试剂瓶;缓冲体20为柔性,放置于盒体10内,缓冲体20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放置插孔21,试剂瓶内分别装有检测无乳链球菌的测试试剂,各试剂瓶分别置于放置插孔21内。
其中,在所述缓冲体20上设置的所述放置插孔21为七个,与此相对应,所述试剂瓶也为七个,分别为:反应液试剂瓶31、检测无乳链球菌的引物试剂瓶32(其引物组成如表1所述)、聚合酶试剂瓶33、荧光染料试剂瓶34、阳性对照试剂瓶35、超纯水试剂瓶36、密封液试剂瓶37。七个所述试剂瓶排为两列,第一列为四个,第二列为三个。
所述放置插孔21上方呈圆柱形,其下部直径逐渐变小,所述试剂瓶的上端相对于所述缓冲体20的上表面露出。
在所述缓冲体20的上方设有片状的缓冲层40,该缓冲层40也位于盒体10内,所述缓冲体20及缓冲层40均为海绵垫。所述盒体10为方形,与此相对应,所述缓冲体20及缓冲层40也均为方形。
检测无乳链球菌的引物试剂瓶32中的扩增引物如下。
表1无乳链球菌fbsB基因引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旭光,未经郭旭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1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耳培养料的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酵母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