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气动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1465.7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6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张浩东;陈明中;彭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侣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12 | 分类号: | B29C3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气动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TV硅胶制品内核定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气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包胶及半包胶RTV硅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将组装好的塑件及集成线路模块徒手放入模具腔中,无法均匀定位,导致在注胶过程中表面有定位孔,需要二次补料抛光,导致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报废率高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困难,提供一种定位精准的全自动气动定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全自动气动定位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具有模具腔;至少两组相对设置在机架两侧的定位组件,每一定位组件,包括PLC电脑控制系统,电磁阀,气管,气缸和至少1个定位针,所述PLC电脑控制系统与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气管的一端与电磁阀连接,另一端与气缸连接;所述气缸与定位针之间设有导向柱;所述气缸在气管内气体作用下推动导向柱带动定位针插入模具腔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导向柱相连,所述定位针的端部与连接块相连。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针的个数为两个,所述两个定位针设置在连接块两端。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导套。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针与连接块的连接处设置有微动弹簧螺丝。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两组定位组件对称设置在机架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序简易。本实用新型通过全自动气动定位装置,能够使生产全包胶RTV硅胶制品快速的将塑件及集成线路模块均匀的快速的定位好并能自动回针,使制品外面包的RTV硅胶均匀及表面平整光滑无定位针孔,无需二次补料抛光,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此外,连接块便于安装定位针,是定位针与导向柱的连接更加稳定,定位更精准;导套套设于导向柱,限制导向柱的活动范围,控制精准度,避免导向柱在气缸内气体的推动下推动定位针与模具腔过度配合;微动弹簧螺丝自动调节定位针的位置,增加了定位的精准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定位组件对称设置在机架两侧,更加便于定位,增加定位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气动定位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内具有模具腔3;两组相对设置在机架1两侧的定位组件2,每一定位组件2,包括PLC电脑控制系统21,电磁阀22,气管23,气缸24和1个定位针26,所述PLC电脑控制系统21与电磁阀22电性连接,所述气管23的一端与电磁阀22连接,另一端与气缸24连接;所述气缸24与定位针26之间设有导向柱25;所述气缸24在气管23内气体作用下推动导向柱25带动定位针26插入模具腔3内。将组装好的塑件及集成线路模块放入模具腔3中,PLC电脑控制系统21发出信号控制电磁阀22开关通过气管23来实现气缸24运动,气缸24推动导向柱25运动,导向柱25推动定位针26,通过定位针26精准定位后,将硅胶注入模具腔3内。定位针26在在注胶到90%~98%能自动退针,退针后,硅胶注入到100%,使制品表面无定们针孔,无需二次补料,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2还包括连接块27,所述连接块27中部与导向柱25相连,所述定位针26的端部与连接块27相连。于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块27余导向柱25的连接部位任意。连接块便于安装定位针,是定位针与导向柱的连接更加稳定,定位更精准。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针26的个数为两个,所述两个定位针26设置在连接块27两端。于其他实施例中,定位针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柱25上套设有导套29。导套29限制导向柱的活动范围。导套套设于导向柱,限制导向柱的活动范围,控制精准度,避免导向柱在气缸内气体的推动下推动定位针与模具腔过度配合。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侣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侣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1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