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均匀加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1185.6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0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范洪胜;杨赵利;谭佩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宝沃石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匀 料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石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均匀加料器。
背景技术
实验室里的化工仪器及实验的操作需要极高的准确性,因为很多实验都是要经过几次实验甚至几十次实验才能最后得出某一领域里的试验针对性结论,而这些结论往往都是要量化到化学工艺实践生产当中去的,因此早期的加料用量以及后续在仪器中是否能反应充分与均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常规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低搅玻璃杯来作为试验容器,而在加料过程中多是以称量后直接加入容器里,人为控制加料速度难免会时快时慢,这样就会造成由于搅拌器的搅拌速率以及部分物料的粘壁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料的均匀性,进而影响试验的准确性,对于某些精度要求极高的试验来说加量的偏颇往往决定着试验的失败与否。现有实验室里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人工控制加料速度造成对试验过程和结果不良影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均匀加料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均匀加料器,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传送筒、传输轴、锥形导料杯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传输轴转动,所述传输轴轴向安装于所述传送筒内,所述传送筒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轴承安装有锥形导料杯;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锥形导料杯转动,所述锥形导料杯的底部设有与搅拌装置连通的通液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被动齿轮、主动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所述被动齿轮设置于所述锥形导料杯的外壁上,所述被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导料杯的内壁为凹弧面。
作为优选,所述传输轴上设有轴向布设的螺旋叶片。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传送筒的尾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和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传输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传送筒的出料口处设置可旋转的锥形导料杯,以通过控制锥形导料杯的旋转速度和通液管的管径来控制加料进度及用量,保证了加料均匀以及搅拌装置内的搅拌效果,从而保证了试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均匀加料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电动机;2-联轴器;
3-传送筒;31-进料口;
32-出料口;
4-传输轴;41-螺旋叶片;
5-支架;6-轴承座;
7-锥形导料杯;71-被动齿轮;
72-通液管;8-主动齿轮;
9-驱动电机10-搅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均匀加料器,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传送筒3、传输轴4、锥形导料杯7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传输轴4转动,传输轴4轴向安装于传送筒3内,传送筒3安装于支架5上,传送筒3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31,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32,传输轴4上设有轴向布设的螺旋叶片41,能够带动液体使液体从出料口32流出更顺畅,进料口31设置于传送筒3的尾端,更有利于螺旋叶片41送料。出料口32处安装有轴承座6,轴承座6通过轴承安装有锥形导料杯7;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锥形导料杯7转动,锥形导料杯7的底部设有与搅拌装置10连通的通液管72。
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被动齿轮71、主动齿轮8和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通过输出轴与主动齿轮8连接;被动齿轮71设置于锥形导料杯7的外壁上,被动齿轮71与主动齿轮8啮合。
本实施例中,锥形导料杯7的内壁为凹弧面,有利于液体的流出,且不会粘附在杯体的内壁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1和联轴器2,联轴器2与传输轴4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送筒3的出料口32处设置可旋转的锥形导料杯7,通过控制锥形导料杯7的旋转速度和通液管7的管径来控制加料进度及用量,保证了加料均匀以及搅拌装置内的搅拌效果,从而保证了试验的准确性。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宝沃石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宝沃石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1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