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水上套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1026.6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6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海波 |
主分类号: | B63B35/73 | 分类号: | B63B35/7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洵 |
地址: | 610058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水上 套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水上套装。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只有单独的自行车或者单独的水上自行车两种独立的产品,单独的自行车只能在陆地上使用,到水面上就不能使用,单独的水上自行车一般是将自行车与充气橡皮船合成一体,依靠脚踏动力直接带动链条或者齿轮驱动充气船前行,这种水上自行车只能在水面上使用,不能上岸在陆地上使用。
为了得到水陆两用的自行车,也有人将普通的自行车与充气橡皮船组装成水路两用自行车,需要在水上使用时,将自行车车轮以及自行车链条拆卸下来,再与充气橡皮船预制的传动系统与支架连接,从而在水面上行驶;需要在陆地上使用时,需要将充气橡皮船上的自行车拆卸下来,再与之前拆卸的自行车车轮、自行车链条重新安装在一起,从而在陆地上行驶,这种自行车水上套装不仅充气船体积庞大沉重,无法折叠起来与自行车随身携带,而且组装复杂、费时费力,无法方便快捷的完成自行车的水陆两栖功能,使用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装简单快捷、使用携带方便、能够与自行车有效结合为一体的自行车水上套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行车水上套装,它包括充气船和驱动装置,所述充气船包括并列设置的左分仓充气船体和右分仓充气船体以及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并用于支撑自行车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前端中部设有前承重板和用于夹紧或松开自行车前轮的夹具,所述前承重板上设有轴孔,所述夹具位于所述前承重板上方,所述夹具的底端竖直设置有与所述轴孔相匹配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前承重板,其底端设有方向舵,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夹具固定连接,所述方向舵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方向舵从所述左分仓充气船体与所述右分仓充气船体之间伸入水中,并且能够随着夹具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支架的后端两侧设有用于支撑自行车后轮轴的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架可拆式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自行车后轮轴的两端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后端中部设有带开口的后承重板,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后承重板的底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本体和螺旋桨,所述后承重板的开口与所述驱动装置本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驱动装置本体内设有能够改变齿轮传动方向的换向传动装置以及位于所述换向传动装置上方的两个摩擦轮,两个所述摩擦轮均位于所述后承重板的开口处,且通过轴承与所述驱动装置本体活动连接,每个所述摩擦轮的圆周面上均设有与自行车后轮相匹配的环形粗糙凹槽,在与自行车进行组装时,两个所述摩擦轮与自行车后轮呈“品”字形排列,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自行车后轮分别与两个所述摩擦轮直接接触,通过摩擦力带动两个所述摩擦轮转动,两个所述摩擦轮的同一侧分别设有与它们同轴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随着所述摩擦轮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换向传动装置设有动力输入齿轮与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齿轮位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的下方,且同时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随着所述传动齿轮的转动而转动,并带动力输出轴转动,所述动力输出轴位于所述所述驱动装置本体的下部,且伸出所述驱动装置本体从所述左分仓充气船体与所述右分仓充气船体之间伸入水中,所述螺旋桨位于水中,且与所述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桨随着所述动力输出轴的转动而转动,所述螺旋桨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的旋转方向互相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产品与自行车能够有效结合为一体,组装简单快捷,迅速实现自行车的水陆两栖功能,使用非常方便,需要在水上使用时,无需拆卸自行车的任何部件,只需将自行车搬放到充气船上,使后车轮与驱动装置的摩擦轮接触,正常骑动自行车,依靠后车轮转动产生的摩擦力驱动装置上的摩擦轮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桨转动,驱动充气船前行,需要在陆地上使用时,只需要将充气船拆分,并收纳到背包中,由骑行者背负或者自行车后货架驮带即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海波,未经唐海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10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消防系统控制器
- 下一篇:室内消火栓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