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第一类与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耦合的热水供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9740.1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9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红;孙士恩;孙科;洪纯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D17/02 | 分类号: | F24D17/02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陈俊志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类 第二 吸收 式热泵 耦合 热水 供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供应系统,特别是一种第一类与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耦合的热水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吸收式热泵常以溴化锂溶液作为工质,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在火电厂余热回收方面应用广泛。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也叫增热型热泵,利用少量高品位热源(如蒸汽、高温热水等)作驱动热源,回收低品位余热,最终可获得80℃左右的中温热水。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COP大于1,一般为1.5~2.5。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也叫升温型热泵,利用大量的中温热源作驱动,制取热量少于但温度高于中温热源的热水或蒸汽,从而提高了热源的利用品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COP总是小于1,一般为0.4~0.5,其系统投资相对第一类吸收式热泵要大些。
当前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已在火电厂有较多应用,在采暖期,利用电厂内中低压缸抽汽或其它热源作为驱动,回收低温循环水或乏汽余热,最终将一次热网水加热至80℃左右供出。在不新增热源的情况下,为电厂增加了供热面积,减少了供热燃料耗量,提高了供热市场竞争力。但在非供热期,居民没有采暖需求,电厂内的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处于闲置状态,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当前北方城市的公共浴室和泳池等有常年稳定的热水需求,通常采用燃煤小锅炉进行热水供应,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采用其它更为节能环保的方式供应热水,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在热电联产机组中,采用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与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相结合的方式集中供应热水,取代部分燃煤小锅炉,可有效减轻燃煤污染带来的环境压力,并可在非采暖期将闲置的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利用起来。此外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还可满足热用户不同温度的热水需求,这极大地开拓了电厂热力市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充分回收汽轮机排汽废热,提高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在火电厂的使用率的第一类与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耦合的热水供应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第一类与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耦合的热水供应系统,包括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一换热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第二换热器、再循环泵、蓄水罐,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一端分别设有驱动热源入口、凝结水出口、低温热源入口、低温热源出口,另一端分别设有一次热网回水入口、一次热网供水出口,一次热网供水出口分别通过控制阀分别与第一换热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第二换热器的一次热网供水入口连通,第一换热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第二换热器还分别设有一次热网回水出口,且一次热网回水出口通过管道汇集后与一次热网回水入口连通;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设有第一低温自来水入口、一次加热自来水出口、二次加热自来水入口、三次加热自来水出口,第一低温自来水入口通过控制阀与低温自来水管道连通,一次加热自来水出口通过再循环泵与低温自来水管道连通,一次加热自来水出口还与第一换热器的一次加热自来水入口连通,第一换热器的二次加热自来水出口与二次加热自来水入口连通,三次加热自来水出口与蓄水罐连通;第二换热器设有通过控制阀与低温自来水管道连通的第二低温自来水入口、及与蓄水罐连通的高温供热水出口。
本系统可使电厂内的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由只能采暖季运行变为常年运行,拓宽了使用率,提高了电厂供热能力、供热安全性及可靠性,也更充分地回收了电厂的低品位余热,并能减少换热不可逆损失。同时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与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耦合供应热水的方式,满足了热用户不同温度的热水需求。
作为优选,一次热网供水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第二换热器连通的管道上还设有尖峰加热器。其优点在于,当对热水的温度要求比较高,可通过尖峰加热器对一次热网供水进行再次加热,从而可以得到温度较高的热水。
作为优选,尖峰加热器的入口管道上设有控制阀门。其优点在于,通过控制阀门可以选择一次热网供水是否需要经过尖峰加热器进行再次加热。
作为优选,一次热网回水入口、一次热网供水出口分别通过控制阀与热水使用装置连通。其优点在于,一次热网供水可一部分给热用户直接使用,另一部分进行换热。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依据“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则,采用多次换热的方式,逐级对低温自来水进行加热,从而在最大程度利用废热的基础上,得到满足温度要求的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9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