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电筒的铁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67780.2 | 申请日: | 2015-10-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2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曾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泽辉 |
| 主分类号: | F21V15/02 | 分类号: | F21V15/02;F21V2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电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具体来说是一种手电筒的铁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电筒大部分由灯座、筒体、筒盖组成,筒体和筒盖为导电金属材质,因而其也常作用为电池的负极导电使用,一方面是不方便在筒体表面印制图案以提高产品的装璜档次,另一方面是金属材质存在制造成体高且绝缘性不理想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电筒的铁塑结构,有利于筒体的装璜且减低成本,提高绝缘性而达到使用更可靠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电筒的铁塑结构,由灯座、筒体、筒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绝缘塑料制品,筒体与筒盖相接一端内侧包设“┓”型导电圈,筒体内壁设一与导电圈相接的导电片,导电片通过开关控制实现通断,灯座包括一罩体,一套接在罩体通光处的导接环上架设玻璃片并与发光杯相接;使用时发光杯阳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触导通,发光杯的阴极通过导电片、导电圈、弹簧与电池的负极相触导通,并通过导电片上的开关来控制通断。
上述筒体的两端各设有凸环,端口各设有旋接螺纹,筒体的凸环间为印制图案层。
上述“┓”型导电圈,接合时导电圈弯折顶端与设在筒盖上的导电弹簧相触导通。
本实用新的优点:采用铁塑结构组合,即筒体为非导电的塑料制品,而筒盖及灯座均为金属铁材质;一是有利于减少金属制品,降低成本,二是方便在筒体上印制图案层,提高装璜档次,三是结构组合稳固,且利于绝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其中:1“┓”型导电圈,2、6旋接螺纹,3、5凸环,4印制图案层,7发光杯,8筒盖,9导电圈弯折顶端,10弹簧,11筒体,12导电片,13开关,14发光杯阳极,15罩体,16导接环,17玻璃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手电筒的铁塑结构,由灯座、筒体、筒盖组成,所述筒体11为绝缘塑料制品,两端各设有凸环3、5,端口各设有旋接螺纹2、6,筒体11的凸环间为印制图案层4。
筒体11与筒盖8相接一端内侧包设“┓”型导电圈1,接合时导电圈弯折顶端9与设在筒盖8上的导电弹簧10相触导通。
筒体11内壁设一与导电圈1相接的导电片12,导电片12通过开关13控制实现通断。
灯座包括一罩体15,套接在罩体通光处的导接环16上架设玻璃片17并与发光杯7相接。
使用时,发光杯阳极14与电池的正极(图中未画出)相触导通,发光杯阴极通过导电片12、导电圈1、弹簧10与电池的负极(图中未画出)相触导通,并通过导电片12上的开关13来控制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泽辉,未经曾泽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7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灯仰角调整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U形边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