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扣式电池铳泡沫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6252.5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6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曹笃盟;王凤;李德胜;智福鹏;郝亚丽;石秀龙;曹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26 | 分类号: | H01M4/2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电池 泡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锂离子扣式电池铳泡沫镍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扣式电池由于组装简单方便,被广泛采用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主要评价手段。而扣电组装过程中用到的泡沫镍由于导电且组织疏松常用来作为锂离子扣式电池的支撑垫片。但泡沫镍在扣电组装过程中由于用量少,基本都是靠专门加工的原始铳子借助榔头手工铳出来的,由于泡沫镍本身具有粘连性,力度不够的话很难铳下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带来很大的噪音。铳泡沫镍工序是扣电组装过程中的老大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铳锂离子扣式电池用泡沫镍的装置,该实用新型解决了泡沫镍由于易粘连难铳片的难题,并且避免了传统使用铳子铳片带来的极大噪音和不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离子扣式电池铳泡沫镍装置,包括铳头、上腔体、下腔体、回复弹簧,铳头上部有凸缘,上腔体有大腔、小腔,大腔、小腔贯通上腔体,小腔由凸台围成,下腔体有下料腔,下料腔与小腔对应,上腔体与下腔体由螺钉连接,上腔体与下腔体之间留有缝隙,回复弹簧套在铳头上,铳头下部置于大腔内,回复弹簧上部由凸缘阻挡、下部由凸台阻挡。
所述铳头、小腔、下料腔均为圆柱形。
所述下腔体还设有与下料腔相连通的容纳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轻松的将大片泡沫镍铳成所需直径所需数量的小泡沫镍圆片,并且避免了使用原始加工的铳子铳片带来的极大噪音,消除了泡沫镍间粘连的现象,而且保证铳出来的泡沫镍形状都非常完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是上腔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下腔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铳头、2-上腔体、3-下腔体、4-回复弹簧、5-凸缘、6-大腔、7-小腔、8-凸台、9-下料腔、10-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锂离子扣式电池铳泡沫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铳头1、上腔体2、下腔体3、回复弹簧4,铳头1上部有凸缘5,上腔体2有大腔6、小腔7,大腔6、小腔7贯通上腔体2,小腔7由凸台8围成,下腔体3有下料腔9,下料腔9与小腔7对应,上腔体2与下腔体3由螺钉连接,上腔体2与下腔体3之间留有缝隙,回复弹簧4套在铳头1上,铳头1下部置于大腔6内,回复弹簧4上部由凸缘5阻挡、下部由凸台8阻挡。铳头1、小腔7、下料腔9均为圆柱形。下腔体3还设有与下料腔9相连通的容纳腔10。
使用时将平直预铳的泡沫镍大片塞入上腔体2与下腔体3间的缝隙,按压凸缘5,铳头1对泡沫镍大片施加力铳出一片所需直径的泡沫镍,铳下的泡沫镍经下料腔9落到容纳腔10,移动泡沫镍大片的未铳部分到小腔7与下料腔9之间继续按压凸缘5,就能铳出所需数量的小片泡沫镍。
本实用新型的腔体形状及铳头1的截面可以设计成能想象出的所需要的其他形状和所需的直径,并不仅限在圆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62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