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的导流罩的开闭装置以及包括其的前鼻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5560.6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宋自帅;张小军;郭晓晖;高华;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南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53 | 分类号: | E05F15/53;B61D1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唐立;付曼 |
地址: | 213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导流 开闭 装置 以及 包括 总成 | ||
1.一种轨道车辆的导流罩的开闭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枢转支架臂(120),其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罩(190)的内侧,其第二端与底座(110)枢转连接;
第一驱动部件(130),其直接作用在所述枢转支架臂(120)上并用于驱动所述枢转支架臂(120)相对所述底座(110)枢转;以及
锁定机构(140,240),其对应所述枢转支架臂(120)设置且固定在所述底座(110)上;
其中,所述枢转支架臂(120)上设置有锁定孔(122,124),所述锁定机构(140,240)对应所述锁定孔(122,124)设置有锁闭销(141),所述锁闭销(141)在驱动力作用下可操作地被驱动进入或离开所述锁定孔(122,124),并在所述锁闭销(141)进入所述锁定孔(122,124)内时阻止所述枢转支架臂(120)相对所述底座(110)枢转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支架臂(120)上设置有第一锁定孔(122)和第二锁定孔(124);在所述锁闭销(141)进入所述第一锁定孔(122)内时,所述开闭装置(10)处于关闭锁定状态;在所述锁闭销(141)进入所述第二锁定孔(124)内时,所述开闭装置(10)处于打开锁定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闭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开闭装置(10)从所述关闭锁定状态变换至所述打开锁定状态/从所述打开锁定状态变换至所述关闭锁定状态的过程中,所述枢转支架臂(120)被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30)驱动相对所述底座(110)枢转,以使其从所述第一锁定孔(122)对准所述锁闭销(141)变化为所述第二锁定孔(124)对准所述锁闭销(141)/从所述第二锁定孔(124)对准所述锁闭销(141)变化为所述第一锁定孔(122)对准所述锁闭销(14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支架臂(120)包括其两侧上分别固定设置的第一臂翼(121)和第二臂翼(123),所述第一锁定孔(122)和所述第二锁定孔(12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臂翼(121)和第二臂翼(123)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140,240)被配置为在所述锁闭销(141)进入所述锁定孔(122,124)内或完全离开所述锁定孔(122,124)的情况下对所述锁闭销(141)进行自锁以限制所述锁闭销(141)的动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140)还设置有安装底板(149)、连杆(142)、主摆动杆(145)、副摆动杆(143)以及副摆动杆(143)上的弹性元件(144);其中,
所述连杆(142)的第一端与所述锁闭销(141)铰接;
所述副摆动杆(143)的第一端和所述连杆(142)的第二端均与所述主摆动杆(145)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副摆动杆(143)的第二端穿过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149)上的销轴(1431)的孔并能够在所述销轴(1431)的孔内滑动;
所述主摆动杆(145)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149)上;
其中,所述锁定机构(140)在所述驱动力作用下驱动所述主摆动杆(145)围绕其第二端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杆(142)和所述锁闭销(141)运动,并且带动所述副摆动杆(143)相对所述销轴(1431)摆动并在所述销轴(1431)的孔内滑动;
其中,所述副摆动杆(143)相对所述销轴(1431)摆动且在其第一端相对所述销轴(1431)最近的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元件(144)被压缩至最短;
所述锁定机构(140)在所述锁闭销(141)进入所述锁定孔(122,124)的锁定状态与所述锁闭销(141)离开所述锁定孔(122,124)的解锁状态之间转换时,所述副摆动杆(143)相对所述销轴(1431)摆动并经过所述第一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南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南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55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