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温磷酸一铵的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5544.7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9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肖升;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28 | 分类号: | C01B25/2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31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温 磷酸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磷酸一铵生产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高温磷酸一铵的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料浆法磷酸一铵生产工艺中,产出的磷酸一铵产品因产品温度较高,容易造成产品结块影响下游客户使用,同时会因此造成产品包装过程堵塞料仓影响生产连续运行,造成产能损失及吨产品生产成本增加。
传统的产品冷却工艺采用空气为介质,以流化床层方式进行冷却,采用这种方式因空气温度大,对流冷却方式传热效率低等因素造成冷却效果不理想,且存在设备投资大,能耗高,还需增加较为繁锁的布袋除尘设施等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高温磷酸一铵的降温装置,能够利用液氨代替空气进行高温磷酸一铵的降温,提高降温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温磷酸一铵的降温装置,包括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为中通结构,顶面为进料口,底面为出料口,冷却装置内设有冷却管,冷却管两个端头分别位于冷却装置外,一端为冷却剂入口,另一端为冷却剂出口,进料口上方和出料口下方设有传输皮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冷却剂入口与冷却剂出口为多个。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冷却管位于冷却装置内部的部分分为多个冷却支管,多个冷却支管两端汇聚并与冷却剂入口与冷却剂出口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冷却支管截面为菱形,避免磷酸一铵粉末堆积在冷却支管顶面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冷却剂入口通入液态氨,冷却剂出口输出气态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冷却装置的出料口端设有漏斗,漏斗的漏斗口设在传输皮带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高温磷酸一铵的降温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利用液氨对高温磷酸一铵进行降温,代替现有的利用空气作为介质降温的方式,避免了车间空气温度较高,冷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且避免了高温磷酸产生粉末在空气中漂浮造成产品损失和对车间环境的污染,采用液氨作为冷却介质,当液氨气化之后还能够通过氨管线投入至其他生产中,一举两得。且本新型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装置造价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冷却装置1,传输皮带2,冷却剂入口3,冷却剂出口4,进料口5,出料口6,冷却支管7,冷却管8,漏斗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中,一种用于高温磷酸一铵的降温装置,包括冷却装置1,冷却装置1为中通结构,顶面为进料口5,底面为出料口6,冷却装置1内设有冷却管8,冷却管8两个端头分别位于冷却装置1外,一端为冷却剂入口3,另一端为冷却剂出口4,进料口5上方和出料口下方设有传输皮带2。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冷却剂入口3与冷却剂出口4为多个。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冷却管8位于冷却装置1内部的部分分为多个冷却支管7,多个冷却支管7两端汇聚并与冷却剂入口3与冷却剂出口4连接。设置多个冷却管,不仅能够提升冷却装置内部的冷却效率,同时当其中某一个冷却管堵塞之后,能够不影响其他冷却管的正常运行,保证冷却工作继续进行。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冷却支管7截面为菱形,避免磷酸一铵粉末堆积在冷却支管7顶面上。采用菱形截面的冷却支管7,当磷酸一铵粉末落下的时候,落在冷却支管上的粉末由于冷却支管的倾斜面而滑落,避免磷酸一铵粉末在冷却支管上堆积。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冷却剂入口3通入液态氨,冷却剂出口4输出气态氨。采用液氨作为冷却介质,其冷却效果更好,并且冷却工作完成之后产生的气态氨还能够用作其他生产加工之中。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冷却装置1的出料口6端设有漏斗9,漏斗9的漏斗口设在传输皮带2正上方。所设置的漏斗9避免了因出料口口径过大,导致冷却后的高温磷酸一铵散落至皮带外造成材料浪费。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利用液氨对高温磷酸一铵进行降温,代替现有的利用空气作为介质降温的方式,避免了车间空气温度较高,冷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且避免了高温磷酸产生粉末在空气中漂浮造成产品损失和对车间环境的污染,采用液氨作为冷却介质,当液氨气化之后还能够通过氨管线投入至其他生产中,一举两得。且本新型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装置造价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55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石膏深加工系统
- 下一篇:一种泵液体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