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气相硅混炼胶加工过程中粉尘吸收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65481.5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0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伟;陈海平;苗刚;李恩;肖能成;党瑞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兴之新塑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7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相硅 混炼 加工 过程 粉尘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尘吸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气相硅混炼胶加工过程中粉尘吸收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气相硅混炼胶以气相白炭黑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胶)为主要原料,由于气相白炭黑自身固有属性,存在粉尘爆炸的潜在危险,在加工过程中一般使用氮气保护,但是这样又存在粉尘污染的问题,传统的方法采用粉尘收纳袋,使用寿命短,使用不方便又影响原料的精确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在气相硅混炼胶加工过程中粉尘吸收的装置,它能解决现有的粉尘吸收装置使用寿命短、使用不方便又影响原料的精确控制问题。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在气相硅混炼胶加工过程中粉尘吸收的装置,它包括粉尘收纳罐,粉尘收纳罐内设有过滤网,粉尘收纳罐的底端与捏合机缸盖的顶部连接,捏合机缸盖的顶部以及粉尘收纳罐的顶部还与氮气供应装置连接,粉尘收纳罐的顶部依次与单向控制阀、气体缓存罐的底端连接,再将单向控制阀与气体缓存罐的连接端与粉尘收纳系统连接,气体缓存罐的顶部与小型真空机组连接。
上述气体缓存罐和粉尘收纳罐上设有压强表。
上述过滤网为金属过滤网。
上述过滤网为伞状过滤网,其固定于粉尘收纳罐底部。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本装置适用于气相硅混炼胶的加工,简单实用,解决了气相硅混炼胶加工过程中潜在的粉尘爆炸的危险,实现了原料的精准控制及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在气相硅混炼胶加工过程中粉尘吸收的装置,它包括粉尘收纳罐2,粉尘收纳罐2内设有过滤网3,粉尘收纳罐2的底端与捏合机缸盖1的顶部连接,捏合机缸盖1的顶部以及粉尘收纳罐2的顶部还与氮气供应装置7连接,粉尘收纳罐2的顶部依次与单向控制阀4、气体缓存罐5的底端连接,再将单向控制阀4与气体缓存罐5的连接端与粉尘收纳系统6连接,气体缓存罐5的顶部与小型真空机组8连接。
所述气体缓存罐5和粉尘收纳罐2上设有压强表9。
所述过滤网3为金属过滤网。
所述过滤网3为伞状过滤网,其固定于粉尘收纳罐2底部。
所述氮气供应装置7为氮气储存罐。
所述粉尘收纳系统包括:粉尘收纳罐、氮气供应装置、气体缓冲罐与小型真空机组。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在气相白炭黑加入捏合机之前,关闭粉尘收纳罐与连接缸盖和氮气系统的控制阀,打开真空机组,保持气体缓存罐处于微负压状态;在气相白炭黑加入捏合机后,关闭缸盖,同时打开缸盖的氮气阀和连接粉尘收纳罐的控制阀,将吸纳于粉尘收纳罐中的金属过滤网内。
当缸体内部的胶料捏合完毕以后,先关闭粉尘收纳罐顶部连接气体缓存罐的控制阀及捏合机缸盖的氮气控制阀,关闭真空机组;然后打开粉尘收纳罐顶部的氮气控制阀,粉尘将重新加入到捏合机缸体中,直至捏合过程全部完成;而气体缓存罐中的氮气经加压后重新注入氮气系统,实现氮气的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兴之新塑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兴之新塑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54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