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准无死角灭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4097.3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3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水锋;张思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
主分类号: | A62C3/02 | 分类号: | A62C3/02;A62C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准 死角 灭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无死角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全国森林覆盖率仅20.36%,同时又是一个森林火灾多发的国家,年均发生森林火灾1.6万次,火灾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时甚至会带来人员的伤亡,对于火灾的救援和火势的控制是挽救损失的重要措施。
现有的火灾灭火装置,一般是通过水管连接水箱或水道,利用水枪对火灾现场进行冲射,从而达到控制火灾的目的,但现有的灭火装置水管的长度有限,火灾的核心地区很难有效的进行洒水灭火,且水流冲水管中射出后的线路比较散,很难集中的对火势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精准无死角灭火装置,延长喷洒距离,能准确的对火灾核心区域进行灭火,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准无死角灭火装置,包括第一灭火喷头及与所述第一灭火喷头呈对称三角分布的第二灭火喷头和第三灭火喷头,所述第一灭火喷头、第二灭火喷头和第三灭火喷头的正面均设有喷水孔,所述第一灭火喷头、第二灭火喷头和第三灭火喷头的开口圈层处均连接有防扩散圈,且所述第一灭火喷头、第二灭火喷头和第三灭火喷头的反面均连接有喷头连接管,所述喷头连接管通过连接件连接管与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安装有摇杆,且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所述连接件连接管与所述喷头连接管垂直连接,所述喷头连接管的直径略小于所述连接水管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握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杆可延长水管的喷洒距离,在不威胁人身安全的同时,利用摇杆可将灭火喷头延伸至火灾的核心区域内,有效的控制火情,减少火灾损失;在灭火喷头的外圈口延伸出用于防止水扩散的防扩散圈,提高喷洒的精准度,提高灭火的效率,节省水资源;将三个灭火喷头配合使用可增大喷水量,有助于控制火势,在火势基本控制后,将连接水管与灭火喷头通过喷头连接管单独连接,可进行后续的灭火工作,节省水资源。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灭火喷头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灭火喷头;2、第二灭火喷头;3、第三灭火喷头;4、防扩散圈;5、喷头连接管;6、连接件连接管;7、连接件;8、伸缩杆;9、防滑握把;10、摇杆;11、连接水管;12、喷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准无死角灭火装置,包括第一灭火喷头1及与第一灭火喷头1呈对称三角分布的第二灭火喷头2和第三灭火喷头3,第一灭火喷头1、第二灭火喷头2和第三灭火喷头3的正面均设有喷水孔12,第一灭火喷头1、第二灭火喷头2和第三灭火喷头3的开口圈层处均连接有防扩散圈4,且第一灭火喷头1、第二灭火喷头2和第三灭火喷头3的反面均连接有喷头连接管5,喷头连接管5通连接件连接管6与连接件7连接,连接件7的另一侧连接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的表面安装有摇杆10,且伸缩杆8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水管11。
连接件连接管6与喷头连接管垂直连接,喷头连接管5的直径略小于连接水管11的直径。伸缩杆8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握把9,在火灾集中控制后,在扑灭一些小火灾区时,将连接水管11与喷头连接管5单独接入,一个灭火喷头工作进行灭火,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具体的,将第一灭火喷头1、第二灭火喷头2和第三灭火喷头3利用连接件7组合起来,接通水管、水源,通过摇杆10控制伸缩杆8的延伸长度,对火灾的核心区域进行精准的喷水灭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未经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4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灭火器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管的连接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