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芦荟叶剥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2574.2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2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周为翔;蔡国宽;郭彬;武家亮;邓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7/00 | 分类号: | A23N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33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荟 剥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副产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芦荟叶剥皮机。
背景技术
现有芦荟叶的去皮加工通常由人工进行,基本依靠工人手工切制,人工去皮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去皮的厚度不均匀,极易将芦荟肉同芦荟皮一起切割掉,芦荟肉损耗大,增加企业成本,且手工切制生产的安全性以及产品的卫生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剥皮效率高且芦荟肉损耗低的芦荟叶剥皮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芦荟叶剥皮机,其包括机架,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下辊筒,转动设置于机架上且另一端位于下辊筒上方的摆臂,转动设置于摆臂上且位于下辊筒上方与下辊筒配合夹持输送芦荟叶的上辊筒,设置于机架上通过链轮机构驱动上辊筒及下辊筒反向同步转动的电机,倾斜设置于机架上且进料端接近下辊筒进料侧辊面的进料斗,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下辊筒上方与下辊筒辊面间隔一定距离的下剥皮刀,通过连接杆设置于摆臂上且位于上辊筒下方、与上辊筒辊面间隔一定距离的上剥皮刀,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下剥皮刀尾部用于接收芦荟肉的芦荟肉导槽,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下剥皮刀下方用于接收芦荟皮的芦荟皮下导槽,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上剥皮刀尾部用于接收芦荟皮的芦荟皮上导槽,设置于上辊筒出料侧与上辊筒辊面贴合的上刮片,以及设置于下辊筒出料侧与下辊筒辊面贴合的下刮片。
优选的是,所述上辊筒和下辊筒的辊面均为粗糙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上辊筒和下辊筒的辊面均为齿形面。
优选的是,所述下刮片的尾端与芦荟皮下导槽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芦荟皮下导槽的一端与机架铰接,中部通过调节杆连接于机架上,且机架上与调节杆的连接处设置腰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用于芦荟叶剥皮速度快、效率高,不仅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而且生产的芦荟肉损耗小,净度高,卫生质量有保障,产品质量大幅提升。本实用新型可极大的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及企业的用工数量,有效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芦荟叶剥皮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2所示的芦荟叶剥皮机,其包括机架1,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的下辊筒2,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且另一端位于下辊筒2上方的摆臂3,转动设置于摆臂3上且位于下辊筒2上方与下辊筒2配合夹持输送芦荟叶20的上辊筒4,设置于机架1上通过链轮机构驱动上辊筒4及下辊筒2反向同步转动的电机5,倾斜设置于机架1上且进料端接近下辊筒2进料侧辊面的进料斗6,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下辊筒2上方与下辊筒2辊面间隔一定距离的下剥皮刀7,通过连接杆8设置于摆臂3上且位于上辊筒4下方、与上辊筒4辊面间隔一定距离的上剥皮刀9,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下剥皮刀7尾部用于接收芦荟肉的芦荟肉导槽10,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下剥皮刀7下方用于接收芦荟皮的芦荟皮下导槽11,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上剥皮刀9尾部用于接收芦荟皮的芦荟皮上导槽12,设置于上辊筒4出料侧与上辊筒4辊面贴合的上刮片13,以及设置于下辊筒2出料侧与下辊筒2辊面贴合的下刮片14。
其中,所述上辊筒4和下辊筒2的辊面均为粗糙表面,可有效防止芦荟叶打滑,所述上辊筒4和下辊筒2的辊面均优选为夹持力较好的齿形面。所述下刮片14的尾端与芦荟皮下导槽11连接。所述芦荟皮下导槽11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中部通过调节杆15连接于机架1上,且机架1上与调节杆15的连接处设置腰孔,通过调整调节杆实现芦荟皮下导槽11倾斜角度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25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风离心脱水机
- 下一篇:一种四螺旋椰汁压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