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弹仪检定器定位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1957.8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8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平;熊和伟;孙荆宏;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62 | 分类号: | G01N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弹 检定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回弹仪检定器的标定定位板。
背景技术
回弹仪检测建筑结构强度的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其原理是采用弹击锤在拉簧的作用下撞击弹性击杆,弹性击杆抵在建筑结构的检测面上,弹击锤势必会被弹回,测量弹击锤弹回的距离,计算检测体强度相关指标,来推定被检测建筑结构强度。此方法检测过程中拉簧的弹力系数和拉伸长度显得尤为重要,拉簧的弹力系数有专用的检测手段和方法,拉升长度指标用回弹仪检定器的标尺“100”刻线位置对应弹击锤脱钩位置和定位环端面距离来进行检查,回弹仪出厂检测和后续定期复检此项必须进行。按照JJG817-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回弹仪》中“5计量性能要求”中的规定:弹击锤脱钩位置与回弹仪检定器标尺“100”刻线位置对齐,误差不大于±0.2mm。
回弹仪检定器自身的标尺“100”刻线位置,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检具对其进行校准,主要靠卡尺直接测量,由于定位环和标尺相距较远,且没有合适的测量位置,造成检查标定不便和测量误差较大问题。实用新型专利CN202648625U“回弹仪检定器中弹击锤位移检测装置”公开了一种利用位移传感器的方式检测弹击锤位移变化的方法,暂未发现应用于回弹仪检定器标定类似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回弹仪检定器自身标尺“100”刻线位置与定位环间距进行针对性的校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使用新型提供一种回弹仪检定器定位板,包括固定卡环、圆板、把手。固定卡环与圆板的一面贴紧,把手与圆板另一面贴紧,固定卡环、圆板、把手三者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将回弹仪检定器定位板安装于定位环上,用游标卡尺测量定位板与回弹仪检定器自身标尺“100”刻线位置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固定卡环上设有槽口,槽口保证所述回弹仪检定器定位板能稳定地固定在所述位板固定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圆板采用偏心方式连接在固定卡环上,此方式有利于测量找到合适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把手上设有网纹,方便夹持和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于定位板和标尺相距较远,且没有合适的测量位置,造成的在校准回弹仪检定器自身的标尺“100”刻线位置时检查标定不便和测量误差较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回弹仪检定器定位板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回弹仪检定器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定位环;20—回弹仪检定器定位板;21—固定卡环;22—圆板;23—把手;30—游标卡尺;40—回弹仪检定器自身标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回弹仪检定器定位板工作时包括定位环10、回弹仪检定器定位板20、游标卡尺30、回弹仪检定器自身标尺40。回弹仪检定器定位板20安装在定位环10上。回弹仪检定器自身标尺40与回弹仪检定器定位板20相距一设定距离,游标卡尺30用于测量回弹仪检定器定位板20到回弹仪检定器自身标尺40“100”刻线位置的距离。
如图2所示,回弹仪检定器定位板20包括固定卡环21、圆板22、把手23。固定卡环21与圆板22的一面贴紧,把手23与圆板22另一面贴紧,固定卡环21、圆板22、把手23三者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固定卡环21上设有槽口,槽口保证回弹仪检定器定位板20能稳定地固定在定位环10上。圆板22采用偏心方式连接在固定卡环21上,此方式有利于测量找到合适的位置。把手23上设有网纹,方便夹持和安装。
虽然之前的说明和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前提下可以有各种增补、修改和替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的环境和工作要求在不背离发明准则的前提下在形式、结构、布局、比例、材料、元素、组件及其它方面有所变化。因此,在此披露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中技术方案及其合法等同物界定,而不限于此前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19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