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龙骨墙体与主体梁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1667.3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7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庞程程;高洋;吴艺;张翔;周丽;王强;梁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2 | 分类号: | E04B2/8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骨 墙体 主体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龙骨墙体与主体梁的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抱箍结构连接钢龙骨墙体与主体梁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轻钢墙体为搭设一体化绿色建筑的结构骨架,一般采用轻钢矩管、C型钢或者轻钢桁架组成柱子、墙体或梁等结构构件,组装后进一步形成整个房屋骨架结构。
例如,专利号为201520196122.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轻钢格构现浇泡沫混凝土复合墙体,其墙体内的轻钢主龙骨与主体梁内的U形底梁以及U形顶梁穿设连接。该种墙体与主体梁的连接结构就是现有典型的房屋骨架结构。
然而,上述现有结构存在一个容易被施工方忽略的问题,即其墙体内的轻钢主龙骨与主体梁之间通常采用焊接连接,这就使得在同一个主体梁上会有很多焊接损伤,进而会影响整个主体梁本身的结构强度,导致整个骨架结构的强度下降,这显然不符合现代结构工程的施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钢龙骨墙体与主体梁的连接结构,通过在钢龙骨墙体与主体梁加设抱箍结构,使得钢龙骨墙体不直接与主体梁连接,以此解决现有主体梁由于焊接损伤过多而导致自身结构强度下降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整个房屋骨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及结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钢龙骨墙体与主体梁的连接结构,钢龙骨墙体内设有若干竖向的轻钢主龙骨,轻钢主龙骨通过一抱箍结构与主体梁连接,抱箍结构包括围合紧箍于主体梁外的第一半框体以及第二半框体,第一半框体以及第二半框体的顶端相互夹持于主体梁的上翼缘之下,第一半框体以及第二半框体的底端通过一连接板相互连接进而可调整地夹持于主体梁的下翼缘之下,轻钢主龙骨的顶端固接于第一半框体以及第二半框体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钢龙骨墙体与主体梁的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于主体梁外围合紧箍框体形的抱箍结构,并将钢龙骨墙体内的轻钢主龙骨固接于该抱箍结构进而实现轻钢主龙骨与主体梁的连接施工,如此便使得钢龙骨墙体不直接与主体梁连接,避免了对主体梁造成焊接损伤。
优选地,第一半框体以及第二半框体为半矩形结构,进而第一半框体以及第二半框体均包括:位于顶端的上延伸臂、位于底端的下延伸臂以及固接于上延伸臂与下延伸臂之间的支撑臂,上延伸臂与下延伸臂相互平行且均向主体梁延伸。
优选地,下延伸臂的端部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螺栓连接于相邻两个下延伸臂的连接孔。
优选地,相邻下延伸臂与连接板位于同一直线并相互连接。
优选地,相邻下延伸臂倾斜连接于连接板并形成连接夹角,进而第一半框体以及第二半框体分别展开于主体梁的两侧。
优选地,第一半框体的支撑臂与第二半框体的支撑臂之间穿设对拉螺杆进而合拢紧固第一半框体与第二半框体。
优选地,主体梁的下翼缘与下延伸臂之间具有一穿设空间,对拉螺杆穿设于穿设空间内。
优选地,支撑臂的中间位置固设有中间延伸臂,中间延伸臂平行于上延伸臂与下延伸臂且向主体梁延伸,第一半框体以及第二半框体的支撑臂夹持于主体梁的下翼缘之上。
优选地,上延伸臂以及中间延伸臂的向主体梁延伸的端部设有橡胶垫。
优选地,主体梁、第一半框体以及第二半框体为工字钢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龙骨墙体与主体梁连接结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应于图1实施过程中框体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龙骨墙体与主体梁连接结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龙骨墙体与主体梁的连接结构,钢龙骨墙体内设有若干竖向的轻钢主龙骨1,其中,轻钢主龙骨1通过一抱箍结构与主体梁2连接,抱箍结构包括围合紧箍于主体梁2外的第一半框体3以及第二半框体4,第一半框体3以及第二半框体4的顶端相互夹持于主体梁2的上翼缘之下,第一半框体3以及第二半框体4的底端通过一连接板5相互连接进而可调整地夹持于主体梁2的下翼缘之下,轻钢主龙骨1的顶端固接于第一半框体3以及第二半框体4的底端。较为优选地,主体梁2、第一半框体3以及第二半框体4为工字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1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管混凝土柱临时封堵装置
- 下一篇: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