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油灌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1194.7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1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蒋忠生;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盈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6 | 分类号: | B67C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 |
地址: | 4155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油 灌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具体为一种食用油灌装机。
背景技术
在壶装食用油的灌装中一般采用自流式液体灌装机,其在灌装过程中,油灌入油瓶的过程中产生反作用力,会出现油从瓶内往瓶口外溅油严重的情况,对油瓶标签及瓶身造成污染,最严重时污染率有10%左右,造成极大的包装物成本的损失,如果不慎流入市场则严重损坏公司产品形象,导致灌装后每瓶都需要灌装人员擦拭瓶外的油迹,不仅造成了浪费,而且也增加了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食用油灌装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食用油灌装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多个灌装头,所述灌装头上均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均贯穿设置有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堵头,所述堵头下端呈倒锥形,且所述堵头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堵头上下的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堵头与所述出油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孔的孔径为3-5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管正下方设置有食用油瓶,所述堵头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食用油瓶的直径,所述排气孔到所述出油管管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食用油瓶的半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用油灌装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多个灌装头,灌装头上均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上均贯穿设置有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堵头,堵头下端呈倒锥形,且堵头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堵头上下的排气孔,在实际使用中,食用油瓶(PET瓶)放于出油管正下方,灌装机灌装时,堵头将食用油瓶瓶口密封,并通过堵头上的多个气孔连接大气,保障其正常灌油,由于其堵头的设置,使得在灌装时对食用油瓶瓶口密封,避免了食用油从瓶内往瓶口外溅,从而保障了瓶身洁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堵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结合图1、图2所示的一种食用油灌装机,包括机体1,机体1上设置有多个灌装头,灌装头上均设置有出油管2,出油管2上均贯穿设置有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堵头3,堵头3下端呈倒锥形,且堵头3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堵头3上下的排气孔4。
在实际使用中,食用油瓶(PET瓶)放于出油管2正下方,灌装机灌装时,堵头3将食用油瓶瓶口密封,并通过堵头3上的多个排气孔4连接大气,保障其正常灌油,由于其堵头3的设置,使得在灌装时对食用油瓶瓶口密封,避免了食用油从瓶内往瓶口外溅,从而保障了瓶身洁净。
本实施例中,堵头3与出油管2螺纹连接,具体在实际应用中也可采用其它固定形式。
本实施例中,排气孔4的孔径为3-5mm之间。
本实施例中,出油管2正下方设置有食用油瓶,堵头3的最大直径大于食用油瓶的直径,排气孔4到出油管2管壁之间的距离小于食用油瓶的半径。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盈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盈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1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